春分,位列二十四节气之四,时值阳历三月下旬。其名中"分"字蕴藏双重深意:
一则平分季候,将九十日之春精准均分为二;
二则平衡阴阳,此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均分,自此北半球渐入昼长夜短之境。
此时气温回暖,阳光明媚,草木开始萌发新绿,各种植被进入生长高峰期。
春分三候,阳气升发
春分节气包含三个自然物候现象: 一候玄鸟至,指家燕随暖流北迁; 二候雷乃发声,因春天地表升温引发强对流天气; 三候始电,大气电离层活跃导致雷电现象频发。此般景象恰应《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之意,春季正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均赋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
中医认为春分时节肝木当令,木气升发贵在调达。然若疏泄失度,肝木升发太过,则易出现耳鸣、目赤、鼻衄、牙痛、口疮等“上火”症状。尤其对于春季过敏患者而言,春分时节花粉浓度升高,气候多变,容易诱发或加重症状,尤需慎养。春分时节人体阳气升发,正是固本培元的好时机。
食疗调理
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方》记载:春日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春季顺应升发之气 ,可避免过食酸味食物,亦忌寒凉辛辣,宜多食疏肝健脾益肺之品。推荐食用山药、莲子、百合、银耳等食材。可将山药、莲子、粳米煮粥,每日早晚食用,有健脾益肺之效。
起居调养
春季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要注意适时增减衣物,尤其是颈部的大椎穴与肚脐中间的神阙穴尤要 注意保暖。建议从冬季的早睡晚起过渡到春季的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有季节性过敏的患者要注意外出佩戴口罩。
穴位按摩
对于春季高发的鼻眼过敏症状,中医穴位按摩较为安全有效。 可以选取迎香穴、印堂穴、合谷穴等以减轻鼻痒、鼻塞、眼痒、流泪等症状。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用食指指腹轻轻点按2分钟,可宣通鼻窍;印堂穴位于两眉之间,用拇指指腹按揉2分钟,可清利头目;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用拇指按压2分钟,可疏风解表。按摩时力度适中,以有酸胀感为宜。
导引运动
推荐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导引术。八段锦中的"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可宣肺理气,"两手攀足固肾腰"可强肾固本。每日晨起练习15-20分钟,可增强体质,改善脏腑功能。也可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等,但要注意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和风大、温差大的时候外出运动,避免运动太过耗伤人体的阳气。
情志调节
中医认为肝属木,生理特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宜舒畅条达,肝气升发太过或不及都会引起情绪障碍。《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曾将“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作为中医养生的重要理念。 建议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情绪稳定有助于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从而减轻过敏症状。
以上调摄需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但更要长期坚持,方能见效。
春分时节是调养身体的重要节点。通过中医整体调理,从饮食、起居、运动等多方面入手,可有效避免春季过敏和肝木升发太过现象的发生。坚持科学调摄,配合适当治疗,相信每位患者都能在这个春天享受清新呼吸,拥抱美好生活。
本文作者:王卓菲,中国中医科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审核专家:杨丽,硕士生导师,广安门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