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锥体外系功能紊乱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初期主要影响运动神经系统。由于它的症状通常随时间缓慢出现,早期最明显的症状为颤抖、肢体僵硬、运动功能减退和步态异常,也可能有认知和行为问题;痴呆症在病情严重的患者中相当常见,超过三分之一的病例也会发生重性抑郁障碍和焦虑症。
1817年,英国医师詹姆士·帕金森(James Parkinson)最早纪录了震颤性麻痹病例的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步态及姿势异常、肢体僵硬、肌力退化等等,并记录了疾病的进程,后人为纪念詹姆士·帕金森医师,将该疾病定名为“帕金森病”。
本病大多起病隐匿,一开始常常不被重视(尤其是老年人),误认为是年纪大了,属于正常现象。而姿态不稳恰恰是帕金森病的重要表现,患者因丧失平衡感而经常跌倒,并常因此骨折。有数据显示,高达40%的患者曾因姿态不稳失去平衡而致跌倒,10%更是每周都跌倒至少一次,跌倒的次数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而老年人最怕跌倒,再加上帕金森病除了严重的肢体颤抖还往往伴随痴呆、抑郁等,有相当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帕金森病也算得上是老年人的一个“隐匿杀手”。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已经成为增加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影响患者及家庭生活质量甚至和睦的重要因素。因此,一旦发现老人有颤抖、肢体僵硬、运动功或步态异常应当立即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
以往曾有人经将此病比喻为“开往深渊的列车”,意思是只能延缓,无法停止。其实只要及早发现和高度重视,帕金森病也没那么可怕。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西药已有大致有六大类:1.多巴胺替代物如美多芭、息宁;2.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盐酸普拉克索(森福罗);3.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雷沙吉兰、沙芬酰胺;4.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如恩他卡朋;5.抗胆碱能类如盐酸苯海索(安坦);6.多巴胺释放促进剂。药物控制不佳者,可进行脑起搏器放置。
尽管以上手段给帕金森病患者带来了希望,但不管哪一种,都有局限性,尤其是西药的不良反应很多,部分患者难以坚持,手术也仅有少数人群使用。中药治疗帕金森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中医理论,本病当属“震颤”、“震掉”等病范畴,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其中的“掉”即指震颤。《素问.脉要精微论》曰:“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震掉,,骨将惫矣。”其中所描述的震颤、强直、运动迟缓等表现颇具帕金森病的特性;而《素问.五常政大论》则有“其病动摇”、“掉眩癫疾”以及“震掉鼓栗”等记载,表明本病以肢体摇动为其主要症状,属虚风内动。颤证之病名首见于明代楼英《医学纲目》 :“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即震颤之谓也。”王肯堂《证治准绳.震颤》认为“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夫年老阴血不足,少水不能制肾火,极为难治。”指出了此病的预后并推出治疗本病的定振丸,开创本病治疗之先河。
从病因病机来说,本病与肝肾关系较为密切,根据中医理论,肝藏血,为风木之脏,在体合筋。筋膜有赖于肝血的滋养。肝血充盈,筋膜得以濡养,才能功能正常,使筋力强健,肢体屈伸自如。反之,如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出现手足震颤等症。肾藏精,主骨生髓,而脑为髓之海。精血之间既相互滋生,又相互转化。血之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血能化精,精能生血,即“精血同源”,亦称“肝肾同源”。人年老以后,如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肝血不足也可导致肾精亏损。肾阴不足也可导致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而致风阳内动,筋脉失养,则出现颤动震掉,强直、运动及姿势障碍、慌张步态等帕金森病的症状。因此,中医治疗本病,治标当熄风止颤,治本宜滋补肝肾,调补阴阳。
帕金森病的形成与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多种因素有关。有临床报导显示,中药能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及非运动症状,并可延缓病情的进展。此外,动物实验也显示,中药的作用呈现多靶点;中药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中药的疗效可持续性强;中药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可针对不同表现特点的帕金森病患者以及千变万化的临床表现进行加减变化。此外,还可以配合针灸治疗等,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
广安门医院老年科多年来的大量临床实践已显示中药治疗帕金森病不仅疗效确实,且与西药联合使用还可显著降低西药的副作用。总之,中药在对帕金森病(这个老年人隐形杀手)的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诸多优势,将来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本文作者
孙利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
审核专家
杨 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老年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血管病,亚健康,健忘,痴呆,便秘,骨质疏松,汗证,失眠,更年期综合症,老年恶性肿瘤术后调理、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