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健康大课堂由血液科主治医师张明辉作题为《缺铁性贫血》线上讲座,为您讲解缺铁性贫血的原理以及中医治疗方略。
我院血液科主治医师张明辉为您带来《缺铁性贫血》专题讲座,为您讲解缺铁性贫血的病因、症状与治疗。
缺铁性贫血的概念
指体内贮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时发生的贫血。
在红细胞产生受到限制之前,体内贮存铁以耗尽,但未出现贫血,此时称为缺铁。
特点: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WHO调查:全球约1/4的人口患有贫血,主要集中于学龄前儿童和女性,大多数贫血由铁缺乏引起。
铁的代谢
铁存在于细胞内,在体内参加血红蛋白的合成、氧的输送。
(一)铁的吸收
含铁丰富的食物:海带、木耳、香菇、肝、肉类、血制品及豆类。
成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2mg铁。
铁的吸收主要集中在十二指肠及空肠的上端黏膜。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1.体内铁储存量:当铁的贮存量增多时,铁的吸收减少。当铁缺乏时则相反,铁的吸收量增加。
2.胃肠道的分泌:铁在酸性环境中易于保持游离状态,利于被吸收。胃酸、胆汁有利铁的吸收,碱性的胰腺分泌液中的碳酸氢盐可与铁形成不易溶解的复合物,不利于铁的吸收。
3.食物的组成:肉类食物中的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经蛋白酶消化后,游离出的血红素铁可直接进入肠粘膜细胞。蛋白质类食物分解后的氨基酸、酰胺及胺类均可与铁形成易于溶解的亚铁(Fe2+)螯合物,使铁易被吸收。而蔬菜及谷类食物中的铁多为高价铁(Fe3+),易与植物中的草酸、植酸等结合形成不溶解的铁复合物,不易被吸收。
4.药物的影响。还原剂如:维生素C、枸橼酸、乳酸及琥珀酸均可使Fe3+还原成Fe2+,以利于吸收。氧化剂、磷酸盐碳酸盐等均可延缓铁的吸收。
(二)铁吸收及利用的调控
成年人每天约产生2×10的11次方个红细胞,需要的铁量>20mg。
1.每天肠道吸收的铁仅1-2mg。
2.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的衰老红细胞。
(三)铁的贮存
铁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的形式贮存在骨髓、肝、脾的单核巨噬细胞中。
缺铁的病因
(一)铁摄入不足
1.膳食不足
2.吸收减少:胃酸缺乏、胃部手术后、长期喝茶及咖啡
(二)铁丢失过多
1.胃肠道失血:肿瘤,胃、十二指肠溃疡,膈疝,胃炎,憩室炎,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回肠炎,钩虫感染,痔,动静脉畸形。
2.月经过多、多次献血、多次妊娠。
3.PNH,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止血凝血障碍性疾病或服用抗凝剂。
4.基因异常:TMPRSS6基因突变(铁难治性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1.症状:头晕、乏力、易倦、心悸、活动后气短、眼花等。
2.特殊表现:口角炎、舌乳头萎缩、舌炎、严重的缺铁可有匙状甲(反甲)、食欲减退、恶心及便秘。
3.非贫血症状:儿童发育迟缓或行为异常,异食癖。
4.体征:黏膜苍白、毛发干枯、口唇角化、指甲扁平、无光泽、易碎裂,约10%脾大。
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MCV<80fl、MCH<27pg、MCHC<30%)。
血小板计数在有出血者常偏高。
涂片:红细胞染色浅淡、中心淡染区扩大,大小不一。网织红细胞大多正常或轻度增多。
(二)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幼红细胞明显增生,粒系及巨核细胞系正常,铁粒幼细胞极少或者消失,细胞外铁缺如。
(三)生化检查
1.血清铁测定:血清铁降低(<50ug/dl),总铁结合力增高(>360ug/dl ),转铁饱和度降低。
2.血清铁蛋白测定:<14ug/L。在伴有炎症、肿瘤、感染时可增高。
3.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测定:增高表示血红素合成障碍,用此反映缺铁,比较敏感。
4.红细胞铁蛋白测定:反映体内铁贮存状况。
(四)其他检查
便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胃肠镜、免疫学等。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符合第1条和第2-6条中的任何两条以上可以诊断缺铁性贫血。
1.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Hb)降低,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性。
2.有明确的缺铁病因和临床表现。
3.铁蛋白<15μg/L,感染或合并慢性炎症患者铁蛋白<70μg/L;TSAT<0.15;血清铁<8.95μmol/L,总铁结合力64.44 μmol/L;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26.50 nmol/L(2.25 mg/L)。
4.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细胞<15%。
5.FEP>0.90μmol/L(全血),ZPP>0.96 μmol/L(全血)。
6.补铁治疗有效。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1.病因治疗。尽可能祛除缺铁的病因,单纯铁剂补充只能恢复血象。
2.补充铁剂。元素铁150-200mg/天,进餐时服用。
网织红细胞一般3-4天上升,7天左右达到高峰,血红蛋白于14天后明显上升,1-2月后达到正常。正常后继续补铁治疗,待血清铁蛋白恢复到50ug/L再停药。一般3个月左右。
静脉补铁:所需补充铁mg=(150-患者Hbg/L)×体重kg×0.33,首次减半,2-3次/周。
中医对缺铁性贫血的认识
“萎黄病”、“黄胖”、“虚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