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百岁抗美援朝“医务兵”段胜如
时间:2022-08-30

口述历史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原骨科主任 段胜如

人物小传

段胜如,男,中共党员。1920年出生于江西南昌。1948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广安门医院原骨科主任,主任医师。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任江西手术医疗队队长,荣立二等功一次。1955年调入中国中医研究院,拜著名骨科老中医杜自明先生为师,系统学习中医正骨按摩。历任广安门医院骨科副主任、主任、资深研究员。《纸板加压垫法治疗腕舟骨骨折的研究》论文荣获“国家卫生部科技成果奖”乙级奖。先后被聘为《中华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骨科学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北京分会第六届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北京分会骨伤科分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管理局重大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评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采访精选

广医名家口述历史

见证烽火 心怀大医

我叫段胜如,1920年2月出生在江西省南昌县向塘镇,今年102岁。我的父亲是九江仓库保管员,他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有一点文化基础,我在兄妹中排行老七,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成绩还不错,而后在1939年考取省一中,1942年考入江西医学专科学校。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打响了,在1937年底到1938年初,日本鬼子打到了南昌,全家老小随我大姐姐逃难到江西吉水县水南乡,那时候我父亲想让我去做学徒,学一门手艺,我大姐姐却坚持让我读书。1942年,我初中毕业后,在父亲的建议下选择学医,老人家认为学成后可以自己开业,不用求人,生活有保障。

当时恰逢江西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在宁都招收初中毕业生 我就报考了学制六年的医学专科学校,结果被该校录取了。同年我到江西赣州东郊川峰凹去读书了(为了躲避日军飞机轰炸,学校搬到了山里)。在校期间,我努力学习,暗下决心,绝不辜负家人期望,立志将来成为一名“良医”,实现一生温饱的心愿。

毕业合影 第一排左三 段胜如

1943年初,日军在太平洋战局失利,准备从广东韶关经赣州沿赣江到南昌北上东三省,由朝鲜撤回日本本土。日军沿途烧杀抢掠,我所在学校被迫迁移到宁都,把学生们分成许多小组(那些家里有门路、有条件的学生都自己走了)。我和五个同班同学(其中有两个女生)一组,学校发给我们一辆独轮车、几斗米,就这样一路步行,推着独轮车由赣州走到宁都。因为只有我一个人是农村长大的,会推独轮车,这推独轮车的活计就成了我的专利了。

在宁都开课后,课程由生物、数学、化学、物理进展到讲解剖、生理、生化、病理。而这些医学书籍都很贵,买一本书就要花一块多的银元,如此的开销我大姐姐已经负担不起了,为了不辍学,我采取勤工俭学的方法,应聘到交通银行行长家去做了家庭教师,每晚家教两个小时。辅导行长的大儿子、大女儿和小女儿,薪酬定为每月六斗米,由当日的米价折钱。只要发薪拿到钱后,我就去买书、买衣服、鞋子、帽子及生活日用品等,还能剩余一些零花钱,从而减轻了大姐姐的负担,也保证了自己能够继续读书。

1945年8月15日,日本鬼子无条件投降,全校师生在宁都体育广场狂欢庆祝,直至深夜。从此学校迁回南昌市。我拜别家人,以家庭教师的身份搭乘富人家的专船,由宁都经赣江顺流而下回到南昌。学校临时租用了一座小学,安排学生们上课及住宿。直到1947年理论课程全部结束。同年的夏天我搬到医院住宿,开始了临床实习,真正接触病人了。因在医院实习要管病人、值夜班等,家庭教师的工作就不能再继续了。

毕业班同学在南昌市合影留念 第一排左一 段胜如

1948年夏,我实习期满毕业了,医学院只有4个编制,要聘用8个医生,每人只能发半份薪水,对此有门路的同学都走了,而我选择留下。我觉得虽然工资少拿一半,但在医院里有教授、主任、主治医师等上级医生带领,可以学习医疗技术和提高诊疗本领,所以留在医院外科工作。

抗美援朝 战场立功

1950年底,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了。1952年初,江西省卫生厅召开了一个医务人员万人大会,告知国人:美国侵略者要入侵朝鲜,东三省告急。到会人员义愤填膺!才刚刚过上两年安稳的好日子,美国佬又要来侵略我们的祖国,许多人立即起来,我当场写了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的请战决心书。经过组织上的讨论、挑选,我不仅被批准参加抗美援朝手术医疗队,还被任命为江西省手术医疗队队长。

这批抗美援朝手术医疗队是由中南地区政府组织的。由广州市、武汉市、河南省、江西省的医务人员组成,每队十几个人,有外科医生、内科医生、手术室护士、防疫员、化验员等。医疗队定于1952年6月出发,临行的这一天,医院组织人员敲锣打鼓欢送我们,我的夫人此时怀着9个月的女儿参加了送行大会,心情十分激动的爱人演出了“妻子送郎上战场”的一幕,把我送上了北去的火车。为纪念我的这一选择,不论腹中胎儿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我的爱人都为他(她)取名“援朝”。

就在进朝鲜的第一个傍晚,我们所在的山沟遭到了美军9架飞机的猛烈轰炸,当即炸死了一名护士长和一名伤员。次日清晨我出屋看到的是一片弹坑,竟多达47个,但是美国人的这个下马威并没有让我们退却,作为抗美援朝江西手术医疗队队长,我知道自己身上责任重大。我们每天昼夜都能听到美国的侦察机和轰炸机在头顶上空轰鸣和炮弹降落时刺耳的嚎叫声。每当前线开战,很快就会有一车一车的伤员拉到基地医院,我必须立马检查伤情,并分类组织医护人员进入紧张而有序的救治伤员的工作中。保家卫国是我们所有共产党员的责任,我们既然选择来了这就不会后悔!

我从进入朝鲜的那天起直到1953年11月,每天昼夜都能听到美国的侦察机和轰炸机在头顶上的天空中嗡嗡的轰鸣声和炮弹降落时刺耳的嚎叫声。每当前线战争一旦打响,很快就会有大批的伤员送到战地医院来,我所在的医院是最前线的一个医院。

战地医院的救治原则与地方医院不同,要知道战地伤员是一车一车地拉到基地医院的,而地方医院的病人是一个一个的前来就医。基地医院规定,一周能治好的伤员不转回国内,以免部队减员太多。战士们多是*或炮弹伤,几乎没有枪弹伤,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为伤员扩创、清理伤口,而清创一定要非常彻底,不能留一点破布、棉絮和泥土在创口里,以免发生破伤风或气性坏疽。这比在国内医院临床上偶尔遇到的清创手术的处理要复杂得多,对重伤员在转运途中有死亡危险的不转回国内,留在医院进行抢救。我们日以继夜地为伤员们做着手术。

美国的飞机就在他们头顶上盘旋,并不时在附近落下几颗*,尽管有丛林的掩护,但是死亡的威胁依然无处不在。为了做到安全,转运工作都是在夜间进行,等到天一黑,医院救护人员马上将伤员送上火车,一般情况下都是派护士长护送,并随身携带着急救器械和药品,在天亮之前就要到达丹东市的五龙背医院。战地医院的护士长是排级干部,救治伤员的技术水平很高,都是不久就要提升为医助的人员。在这个离前线最近的医院,我们早已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一次,我接受医院领导的委派,让我亲自回国采购药材,在途中我冒着生命危险,顶着敌人飞机的狂轰滥炸及枪林弹雨,顺利的完成了各项任务,为此我获得了志愿军“三等功”的军功章。

段胜如荣获“志愿军三等功”军功章

1953年6月,我们这批抗美援朝手术医疗队一年的任务期满,要返回祖国了,国内会派下一批医疗队来朝鲜接替我所在的医疗队,但是我认为这一年来的战地救治经验很宝贵,回到国内,地方医院不缺少自己这样的医生,而战地医院和伤员更需要自己,于是我向国家卫生部打报告请求留下来继续工作,很快得到组织的批准,前来接替江西手术医疗队工作的是四川成都手术医疗队,该队由四川省成都医院一位骨科老教授带队,我作为顾问身份参加该医疗队的工作。直到1953年11月停战协定生效,美国飞机的轰炸才停止。

段胜如朝鲜战场立功证明

朝鲜政府颁发的三级国旗勋章证明

应国之召 投身中医

新中国解放初期,党中央毛主席十分重视中医工作,制定了中医政策,明确指出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整理、提高,并委托周总理负责督办。中央卫生部为了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国家启动了抢救高龄老中医宝贵临床经验的工作,为了避免这些祖国医学财富随着老中医的逝去而永远丢失,组织上特地从全国各省调来四、五十个著名的老中医,又从全国各地医院选拔一批优秀的、年轻的、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西医大夫,拜老中医为师。1954年末,在北京组建了全国第一家中医研究机构——中国中医研究院,并设有附属医院、内科、外科、针灸科和药物研究所,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把中医与西医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新的医疗之路。

当时,我在江西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突然接到院党委和领导的通知,要派我去北京学习中医,院领导开导我说:“学习两年后还可以回来继续工作,这是学会两条腿走路的好机遇,你学成后不仅会西医手术治疗,又懂中医保守疗法。”尽管如此,我的心里还是不愿意去北京学习中医,但作为党员,对党委的决定是必须服从,于是在1955年10月我离开南昌的江西医学院附属医院到北京中医研究院“现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报到,参加了中医研究院举办的第一期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我当时从中医理论开始学起,《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伤寒论》 《金匮要略》中医经典著作刚刚学完,我就被调到中医研究院外科研究所工作。

为了把中西医结合工作落到实处,密切中西医师生关系,组织上决定把这批学员以师带徒的方式分别派到老中医身边,向这些著名老中医学习。我先被安排在一位姓阎的老中医身边学习中医外科,半年后我接到组织命令调离外科去骨科,向一位四川成都著名的骨科老中医杜自明先生学习中医正骨按摩技术。1957年初,由彭杰三所长亲自带着我和陈正光大夫到杜老家里去拜师,按照拜师习俗他们先向杜老行三个鞠躬礼,彭所长给杜老送上一块画有“松鹤” 的大匾和一支雕有“龙头”的拐杖。

全国各医院派来学习中医正骨的学员与杜老的合影 2排左2 段胜如

领导要求徒弟们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关心老中医,每天上班去家里接,下班送回家。经常到市场为师父排队买菜和肉,保证师傅吃得好,身体健康。对师傅平时的教导做到有闻必录,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去粗取精,根据中医理论进行完善和修改。骨科业务对我来说,除了毕业临床实习阶段有过一个月的实践外,在八年的西医临床中都是在普通外科病房工作,虽然对骨科疾病的治疗没有实际经验,业务上也比较生疏,可外伤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相通的。

而让我对中医骨科产生兴趣的原因,是通过两个骨伤病例的治疗开始的;其中一例是踝关节扭伤的案例,一天,有一位病人一蹦一跳的进了诊室,杜老见了让他坐在椅子上,而自己坐在一个矮板凳上,先将病人的患肢放于自己的大腿上,然后进行手法治疗,用大拇指按摩患肢最肿胀部位,奇怪的是病人既没有皱眉,也没有喊疼,按摩了大约10—15分钟后,杜老一手握住患肢胫腓骨下端,另一手握住脚背,对踝关节进行上、下、左、右、旋转、伸屈运动,最后用开水调了一包活血散中药粉,敷于双层的纱布上,贴在患肢肿胀处,再用绷带包扎固定,治疗完毕。当病人下地行走时,顿时感觉疼痛减轻,行动也灵活了一些。这个病人没有休病假,继续每周治疗2-3次,大约两个月左右,扭伤的踝关节完全康复。

20世纪50年代,杜自明(左二)医疗教学

这样的治疗效果让我很惊讶,如果按照西医的治疗方法,病人需要卧床休息、冰冻止血、抬高患肢、进行各种理疗、甚至采用石膏托固定患肢,内服止痛药等,而中医手法治疗简单,效果比起西医的治疗方法,不仅见效快而且疗效好。杜老的中医治疗方法,一次又一次的让我感觉到中医正骨手法比西医治疗方法有更有效且便利的地方,从此我这个西医大夫开始对学习中医正骨按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跟随在杜老身边,学到1962年他老人家去世。因为一直流传着“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话,杜老那时候给我们做手法演示时基本都盖块白布,但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相处,杜老觉得我比他的孩子还要亲近,所以慢慢的也就把技艺都传给了我。对科室的学生们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是手把手教学,而且要求非常严格。

邓颖超(左)与杜自明(中)、段胜如(右)合影

1962年,杜自明老先生去逝,周总理在百忙当中还亲自来到中苏友谊医院吊唁。此后,给总理做中医医疗的任务落在了我身上。每隔一段时间,周总理的专车会准时将我接到周总理的住所为他做按摩治疗,让我最难忘的是摆放在客厅里的那尊毛主席的坐像,充分的体现出总理对毛主席的敬爱之情,使我深受感动;回家后,我在卧室里的书架上也放了一尊毛主席的坐像。

因现在出诊没有杜老同行了,我心中难免有些紧张,但见到周总理时,周总理依然还是像以前那样随和,这让我顿时感到非常亲切。也非常随和、繁忙和特别关心人。至今在我们家里书桌的玻璃板下,还珍藏着周总理、邓颖超接见杜老、我及全国医务人员代表的合影。这些泛黄的照片,也足以证明周总理对祖国医学及中医大夫的重视。国家领导人对中医的重视,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他们信任中医、尊重中医,为中国树立了一面弘扬和传承祖国医学的旗帜,使我和年轻一代深受教育和鼓舞。

与周恩来总理(第4排中)合影,蒲辅周(2排中)、段胜如(5排左1)

结缘广医 终身国医

我1955年10月调到中医研究院时,无论是人员还是医疗资源都非常稀缺,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一步一步把医院建立起来。1955年12月中医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在正对大门的三层楼的阳台上,挂了一条大红横幅,上写周恩来总理亲笔题词的“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我刚来到医院的时候在大外科工作,后来跟杜老学习骨科,62年杜老去世后我担任起广安门医院的骨科主任。

建院初期,医院建筑就是现在的旧门诊楼,还有一个行政楼,全院人员不到200人,一部分人是在食堂楼里面住,还有一个小的宿舍楼,现在都拆掉了。大部分人在门诊楼里面搞了一个住的地方,就是单身汉都在门诊楼和行政楼里面住着。周围环境跟现在比起来相差很大,当时我们这个楼的周围都是菜地条件很差,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变化这么大,一个1984年建成了现在的病房楼,1999年盖了病房楼旁边东面的门诊楼,现在又有了22层的新门诊大楼,条件越来越好,我也为医院感到骄傲!


广安门医院新旧对比

交流国际 传播国医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医在世界盛行,广安门医院专门设置了外宾接诊室,每当有骨伤科的外籍病人就诊,就会派我去诊治,正骨按摩疗法也因此进入外国人的视线。

1979年,尼泊尔国家尼医学院为了振兴尼医,向中国发出邀请函,希望派中医专家到尼伯尔进行学术交流,卫生部以医学会的名义,派我和一位中药学者、翻译共三人前往。在尼泊尔的医学学术交流会上,我做了“纸板加压垫法治疗腕舟骨骨折”的学术报告,获得与会者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段胜如与尼泊尔医师交流

1982年秋季,国际贸促会通过国家卫生部和中医研究院领导,邀请我去长城饭店为沙特阿拉伯一位亲王出诊,经过各部位检查后,我诊断亲王患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立即为他进行了中医手法治疗。治疗后的亲王起床下地,在房间里走了一圈微笑着说:“嗯,走路轻快了一些,腰腿也感觉舒服一点。”自此,每天为他治疗一次。后续我就每天到长城饭店为亲王用手法治疗一次,共进行了七次治疗,病情明显好转。临行前,亲王提出回国后,想邀请我去沙特利雅得继续为他治病的请求,得到批准后我和翻译一起随行。

在利雅得期间,除了定时给亲王看病外,亲王的儿子看到治疗效果非常高兴,也借机介绍他们的亲戚或下属请我看病,由此可见祖国的传统手法治疗深得沙特阿拉伯皇族的称赞。不久后,亲王要去伦敦,我和翻译也随行,每天上午九点左右我为亲王治病,很快三个月的期限到了,但亲王要求再给他治疗一个月,我告诉他自己不能做主,亲王就向中国国际贸促会主任提出请求延长一个月的治疗期限,得到国家的批准,经过4个月的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亲王的病情基本治愈,我们就按时回国。当时我在国外看到的中医还是非常受欢迎的。

段胜如为外国友人治疗

我自1955年进入广安门医院,这辈子我再也没有离开这家医院,从学徒到主任医师、骨科副主任、主任,一直到资深研究员,我的工作再没有离开中医正骨按摩手法治疗的领域。广安门医院作为我学习中医的起点,我对它的感情无比深厚,所以我要在这完成我的夙愿,将中医骨科治疗方法以及毕生所学传承下去。虽然在国外为亲王或公主看病,但是我从没有想去国外当医生的想法。

段胜如临床带教,为患者诊疗。

正骨绝技 发扬光大

我认为: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学术体系,中医正骨按摩推拿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一种传统疗法。远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按蹻的记载,唐朝有蔺道人写的《正骨专著》,清代由皇家修撰出版的《医宗金鉴》著有“正骨心法”,民间老中医手中也蕴藏着大量正骨推拿按摩的宝贵临床经验。而且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中医正骨按摩推拿传统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特长之一;因其具有简、便、验、廉、疗程短、疗效高、病人痛苦少、经济负担轻等优越性,为广大患者所乐于接受。目前核磁共振也不能诊断软组织陈旧性损伤或粘连,但不等于就没有这些病。”“我们中医是用手法治疗的,查的清,摸得准,治得好”。虽然手法治疗既辛苦又累,赚钱少一点,但是我们这辈人受毛主席、周总理的委托,肩负着发扬和继承祖国医学的历史使命,决不能丢掉和抛弃中医的手法推拿按摩的特长和精华,这也是履行老一辈革命家的遗训!

段胜如为外国患者诊疗

简单来说通过我们中医手法的治疗可以让很多患者免于手术,对于患者来说省钱对于我们来说也省力,同时手法可以杜绝腕骨性关节炎持续恶化,其中的效果可想而知。

我现在是一名中医大夫,但最开始是一名西医大夫,所以我非常重视中医发展,同时不反对医生学习西医技术,我希望所有人都能“两只脚走路”掌握两种不同的治疗观念和方法;但是我希望他们把我们中医骨科的特色搞出来,无论是重症骨折还是一些慢性骨病,都不要第一时间去手术增加治疗成本,都要进行全面查体和手法治疗。

在我当广安门医院骨科主任的时候,由于白天病人看不完,还开了夜门诊治疗。不是我有什么特别的本领,是中医正骨按摩能够治好很多软组织疾病,西医又没有按摩治疗,所以不想手术的病人都来我们中医正骨按摩了。一个好的中医正骨按摩医生按摩的病人既不疼,又舒服,能治病,治得好,所以病人就越来越多,治不完。要达到这种炉火纯青的地步是要努力学习,精心研究,才能达到的。

段胜如为患者治疗

传承中医 职责所在

中医正骨按摩能够治好很多软组织的疾病,是西医所没法比的,也正是中医手法按摩的特长之一。在中医传承上,广安门医院加强对中医药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宣传、开发和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让中医药非遗传承“活起来”。医院在“担负起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当代使命,就要让中医药非遗项目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发挥好维护健康之效,进一步满足当代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通过活态传承,很多确有疗效的中医诊疗技术需要长期学习并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增加传承人数量,是保护独特中医诊疗技术的生命力。在培养中医人才上:医院实施比如定期开展集中教学、导师授课、义诊患者、病案讨论、抓经典学习,每年组织中医四大经典中医基础知识竞赛,召开导师座谈会、积极投身于公益活动、基层义诊等,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才,为广大患者扶危治病。发挥全体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段胜如编著丛书

我每天都会练习达摩洗髓易筋经。达摩洗髓易筋经成书于1895年,作者周守侕,四川巴县人,清科举人,幼年体弱多病,后从少林空悟禅师练洗髓易经,仅年余,病去身健,乃阐释洗髓易筋功法,以济世惠人。据云:“洗髓主定,易筋主运,习洗髓能收心养性,习易筋能强筋壮力。久练能内清静外坚固,可登上寿之域”。初学时是应付杜老师傅的一片心意,练功半年后,自觉精力充沛,饮食倍增,手劲有力,于是无论严冬酷暑,从不间断,以迄于今。如今我能百岁有余,与之相关,收益匪浅啊。

段胜如示范达摩洗髓易筋经

段老寄语

我对患者和学生是完全不同的态度,对学生非常严厉,可以说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目的是希望他们都能学有所成;对于患者,我一直跟学生们说:“要把病人看作是我们的亲人,要仔细检查再下诊断,精心治疗!凡是我的骨科病人,希望来一个治好一个。在你们面对第一百个一千个病人时都要像在面对第一个病人一样的态度。”

我看到多年来医院在建设、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更希望医院持续加强科室建设、内涵建设,使广安门医院更上一层楼。我爱我的广安门!希望广安门医院能够再创辉煌!


段胜如近照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