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心血管科介入团队为身患多种严重基础疾病的高龄女性患者进行了本院首例Micra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又称为“胶囊”起搏器)植入手术。这标志着我院心血管科在缓慢性心律失常微创介入治疗领域,尤其是为超高龄、超高危复杂患者提供安全有效解决方案的能力迈上了新的台阶。
“高龄”“痼疾”加新患
传统手术险重重
89岁的袁奶奶身体状况复杂,患多种慢性病、多次接受手术,近期反复出现“黑矇(单眼或双眼短暂性视力丧失)”症状,经专业检查诊断为“窦性停搏”“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亟待植入心脏起搏器。但因患者高龄叠加多种危重基础疾病,开展传统心脏起搏器手术存在血管通路困难、感染、耐受能力低、出血等风险。
我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经过缜密的多学科评估与家属充分沟通,决定采用目前国际领先的Micra无导线起搏技术,以极致微创、并发症低、快捷易恢复、兼容未来检查的优势,为老人寻求一线生机。
传统起搏器与无导线起搏器(胶囊起搏器)对比示意图
“无线”“无痛”“无创伤”
“心”跳平稳返病房
手术当日,心血管科介入团队通过股静脉入路,将Micra无导线起搏器顺利输送至袁奶奶心脏右心室的理想位置。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创伤极小,出血量微乎其微;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病房。困扰她已久的症状得到根本性解决,她对手术的“无感”和预期的快速恢复表示非常满意和期待。
中西协同护“心”脉
益气扶正贯始终
在袁奶奶的围手术期管理中,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科室制定个性化调护方案,以“益气温阳,扶正固本”为治则,实现现代技术与传统医学的完美融合。
术前“稳根基”
针对患者心气、心阳不足的特点,予保元汤等处方益气温阳;针对患者年老肾精亏虚,心肾失交,重视补肾固本以强心,稳定根基,显著提升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
术后“促生机”
内治方药:以中药汤剂健运脾胃,重视饮食恢复,有效修复身体、补益气血。
外治疗法:开展丰富外治疗法,根据体质辨证施治,全面促进术后恢复。
康复阶段:积极开展八段锦、坐式八段锦,呼吸、步行训练等,全面帮助患者适应起搏心率,提高心脏功能。
长效“建机制”
建立“西医起搏器程控+中医体质调理”双随访模式,详细记录患者情况、填写症状量表、动态调整参数、督促门诊随诊、调整中药处方、AI全程分析,实现“治器”与“治人”的统一。
总结展望
首例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成功植入,是我院心血管科在追求精准化、微创化、个体化治疗上的突破。它代表了一项新技术的落地,更体现了学科勇于挑战疑难重症、不断攀登技术高峰的决心,以及“以患者为中心”、为高龄脆弱人群提供最优解决方案的人文关怀理念;充分运用传统中医药理论,在手术全程保驾护航,提高手术安全性、术后康复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
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将继续紧跟国际前沿,不断提升复杂心血管疾病的综合救治能力,为守护人民群众的心脏健康,尤其是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舒适的医疗服务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