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作为中组部、团中央第21批援青博士服务团成员,鲍艳举从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到青海省中医院挂职锻炼,任副院长。
医术闻名接待特殊“VIP”
鲍艳举留给患者的第一印象是和蔼可亲。周三原本不是鲍艳举的接诊日,但依然有几十名患者在等待看病,他开玩笑说,这些患者都是“VIP”,所谓VIP,也就其他患者的朋友或熟人,多数为复诊患者。
“既然人家来了,就不能白跑,哪怕再忙再晚也要让他们看上病”。鲍艳举说。
“来伸出舌头,你头懵、颈椎不好,高血脂、脂肪肝、尿酸高,全身是毛病,现在开始就要好好注意了,不然三五年必出问题。记住不能喝酒,不能吃辛辣刺激的东西,我建议服用三个疗程的药,你的这些问题都基本可以解决了。”问诊几分钟,鲍艳举把38岁的李姓患者病症一一说了出来。
“鲍院长,您说的病症全对,我一定好好吃药,谢谢您。”。李姓患者说。
53岁的夏女士乳腺结节、心脏病等多种疾病长期缠身,导致她情绪低落、抑郁,在服用鲍艳举药方两个月后,病情已稳定。
夏女士说:“我的乳腺结节之前6CM,现在已经不到2CM了,头疼、胸闷心悸等症状也好多了,鲍院长看病药到病除。”
鲍艳举的医术口碑相传,得到了无数患者的认可。医院门急诊办公室的一名负责人说,每周四是他的接诊日,对外放出来的号,几分钟时间就挂完了。
在记者采访的一个半小时中,鲍艳举接诊了数十名患者。每个接诊日,他从上午七点到晚上八点,如此工作。而鲍艳举说,他的“看家本领”其实是基于他在攻读研究生、硕士、博士期间,老师的教导和对中医学的潜心研究,是长期积累的经验。
首创国内第一家高原习服门诊
自来到青海省中医院第一天起,他就深入到各科室,针对科研薄弱的科室,先摸底了解情况,再针对性地实施《青海省中医院临床课题北京专家一对一全程辅导》计划,同时积极开展《临床课题的选题和设计》相关科研讲座,以提升医院整体的科研能力。
作为负责人,他研究的国家级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示范性修订》项目,实现了青海省中医院国家级课题零的突破。
鲍艳举说,高原地区疾病的发生与外环境关系紧密,其地域特点主要表现为缺氧、寒冷、干燥。居住在高原缺氧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对缺氧能产生一定的适应,缺氧初期的症状可明显减轻,这种情况叫做高原习服。青海省每年旅游探亲的人数日益剧增,而高原病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健康带来巨大困扰。
为此,鲍艳举在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以辨证论治为原则,牵头在青海省中医院成立了国内第一个高原习服门诊,针对高原低氧相关的头晕、头痛、失眠、耳鸣、等高原病症状,采用口服中药、针灸、针刀等整体综合辨证疗法,通过改善脏腑功能,调节机体的机能状态,提高氧气利用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习服门诊通过中医药干预,减少高原病初期带给人们的痛苦,我的想法是让更多的人从思想上有转变,提前来咨询、干预、调理,不要让高原病严重困扰到生活,这样我的治疗目的就达到了”。鲍艳举说。
留下一批带不走的人才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鲍院长,听说您要回去了。您要走了,我们这些人怎么办”?
“你们放心,我后面会不定期来青海,加上已经培养了一批有能力的医生,大家的病保证能得到治疗。”鲍艳举回答说。
对于患者的依赖与困惑,鲍艳举心里早就有了安排。挂职初期,他把临床教学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注重医院医师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成立了临床跟师团队、经典讲师团队和科研团队,重点传授临床经验,培养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师。
鲍艳举说,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而高原湿热病症是有规律可巡的,最近他在“一人一方”的辩证基础上,研究肺结节的省中医院院内专效方,此研究可为当地大量的肺结节病人带来福音。
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一边是患者对他的依赖,一边是面临挂职锻炼期满的抉择。鲍艳举表示,个人的诊治病人能力是有限的,“但我要把自己的所学所能传授给更多的医师,让他们成为医院的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