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作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我院王笑频委员、王宜委员参加了会议,积极建言献策并提交提案。
王笑频委员提案
提案一:强化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
提升临床能力的建议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独特作用,成就斐然。以青蒿素治疗疟疾,砷剂治疗白血病,从非典到新冠等重大传染病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西医结合成果,获得包括诺贝尔奖在内的国际医学科学认可。目前,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当前绝大多数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临床实践模式。在今年2月,由国家发改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评审,共同推进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在国家层面强化中西医结合临床能力建设。中西医结合已成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从源头维护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力量。
一、中西医结合面临的问题
(一)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亟待明确
中西医结合临床优势病种的确立及其有效诊疗方案的制定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了95种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然而,虽经数次讨论与研究,仍存在中西医结合优势病种亟待明确,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亟需完善等关键难题。
具体包括:一是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优势病种与诊疗方案尚未得到中西医同行及国际医学认可,高质量循证依据有待加强;二是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干预流程尚不明确;三是在哪个阶段可以启动干预,以及具体疗程时间可获益最大,均不明确;四是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如何优选中医药治疗、西医治疗,还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能使患者获益,尚不明确。因此,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优势病种亟需在国家层面得到明确,并且能经受国内外专家评审、同行评审。
(二)中西医结合创新中药研发需进一步强化
不同于现代医药的“从基础到临床”模式,倡导基于临床疗效的中西医结合新药研发,实现“从临床到基础”的思路转变对于创新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经做了大量临床与基础研究,包括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半夏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麻子仁丸治疗便秘,葛根芩连汤治疗糖尿病,以及新冠疫情中的创新药物研发等,均为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思路。
然而,尚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未能完全做到以临床优势病种为导向;二是部分中药新药研发缺乏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三是传统经典名方与院内制剂研究亟待强化;四是中药新药的国际认可度有待提高,国际市场不足;五是中西医结合创新研发人才储备不足。
二、强化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提升临床能力的建议
(一)发挥学会与高水平医院优势,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优势病种研究
充分发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国内高水平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学会、医院、专家的临床与科研优势,以能经得起国内西医同行认证,国际同行评议为目标,突破现行“重大疾病等于优势疾病”的固有概念,以疾病的某一阶段,或者某一病理过程为切入点,通过开展临床与基础研究,总结并发布中西医结合临床优势病种。
(二)设立专项,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优势病种的国际标准与规范研究
针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优势病种,在未来的研究中,建议设立科研专项,通过开展基于临床疗效的临床研究,探索、总结中西医结合在某一疾病中的干预方式、干预时间点、疗程等关键信息,揭示其临床证据,建立中西医结合的国际标准与规范,丰富现代医学诊疗方案,并入选国际主流医学的诊疗指南。
(三)创新中药研发向中西医结合临床优势病种倾斜
以经典名方和人用经验等为基础,瞄准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优势病种,可以是疾病的某一阶段,也可以是疾病的某一病理过程,开展基于临床疗效的创新中药研发。
(四)强化中西医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倡导以临床难题为导向的中西医结合培养模式,既包括最传统、纯正的《伤寒论》等中医经典理论,也包括最前沿、现代的病理生理学。促进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中西医结合的力量。
提案二:加强疼痛防控,发挥中医药作用
目前我国慢性疼痛患者已超过3亿人,并以每年1000万到2000万的速度增长,而且已经出现了慢性疼痛年轻化趋势。疼痛问题,因其普遍性和多发性,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生活和生命质量的第三大健康问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中国疾病负担显示,颈痛、腰痛、头痛分别位列伤残调整生命年的第9位、第13位和第16位。我国疼痛患病率高,疾病负担重,患者镇痛观念落后,就诊及治疗率低,医生关注度不高,在疼痛诊疗方面和药物使用方面的认知也待提高。数据显示,慢性疼痛患者的知晓率为14.3%,就诊率不足60%,经过治疗后,完全缓解率不足20%。因此现阶段我国疼痛防控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疼痛全方位综合管理的政策支持不足。我国疼痛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独立疼痛科室建立、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癌痛诊疗等临床诊疗方面。而在社会人群疼痛科普教育、疼痛防控、人才培养、诊疗体系、资源配置等方面,对疼痛全方位综合管理的政策支持不足。
二、基层疼痛诊疗服务能力不足,专科治疗、康复等服务提供不足。我国疼痛学科受地域影响发展不均衡,提供医疗服务也参差不齐,除一线城市的少数医院建立了单独的疼痛科,占比不足40%。很多地区的疼痛患者无法接受正确的疼痛诊疗服务。直接导致急性疼痛转为慢性疼痛,使疼痛更加难以治疗。而慢性疼痛难以进行专业的诊断治疗,对于轻型疼痛症状的患者无法被筛选出来,无法早诊断,早治疗。
三、现有医学本科教育中未提供系统的疼痛专科课程教育。临床未开展疼痛执业规范化培训。因此疼痛专业医护及相关人才培养不够。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决定在全国开展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将会极大地推动我国疼痛防控事业的发展,在此提出建议如下:
一、将疼痛防治作为国家卫生防控优先发展领域。一方面建议将疼痛防治内容纳入我国“十四五”卫生发展规划纲要,将慢性疼痛防治工作纳入我国慢性病中长期防治规划,提升各级政府和全民的疼痛防控意识、普及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建立并加强我国疼痛防治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在现有疾病或危险因素监测网络工作中纳入疼痛相关内容,监测网点逐步实现县级覆盖。由专业人员系统评估疼痛防治领域中重大防治服务需求、核心技术创新、绩效、政策和评价方法、标准等问题,及时向决策部门和防治应用部门反馈,形成监测、评价、决策、应用的管理工作闭环。
二、在分级诊疗制度进程中,纳入疼痛防控内容。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疼痛诊疗服务模式,尽快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目标。让各种形式的医联体成为基层未来医疗卫生诊疗和服务的主要模式。以此为依托,发展疼痛专科医联体,鼓励社区医院加入,培养全科医生在疼痛医学方面的能力,带动基层疼痛学科的发展,最终使身处于社区的广大患者受益。
三、完善各级医疗机构疼痛管理体系建设。一是推进疼痛学科的同质化建设。要尽快推进疼痛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推出疼痛科建设标准。二是强化护理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应重视护士疼痛护理专业技能的培养,包括疼痛评估方法、舒适护理方法、用药指导、物理疗法、心理行为疗法,以协助医生共同做好慢性疼痛管理工作。
四、发挥中医特色,提升疼痛综合防控水平。一是深入挖掘整理中医药在疼痛治疗中的经验。特别是经典名方、特殊药物与民间特色疗法,具有丰富的疼痛防控内涵,需要深入研究、整理以形成,指导临床实践。其二,加强中医药疼痛治疗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中医药人员充分参与机制。在大中城市医疗机构中,强化中医药疼痛人才培养和储备,提高中医药人员疼痛诊疗能力。在基层医疗机构,普及中医医疗技术在治痛方面的知识。其三,建立和完善中西医结合的疼痛诊疗模式。推动中医药结合现代医学将“治痛”和“辨类病-论主证-定主法”的诊疗模式不断优化、标准化;影响综合医院疼痛诊疗工作从传统的麻醉科单一诊疗模式转变为疼痛医学、中医学、康复医学及心理学等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保障疼痛患者能够得到全方位、全周期的管理优质中西医结合诊治服务。
王笑频委员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
王宜委员提案
提案一:关于发挥传统中医药优势
增加药食同源膳品食品类别的提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指出“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改善中医药发展条件,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应推动中医食疗应加速发展,让具有独特效能的药食同源膳品走出医院,助力百姓健康。
“医食同源,药食同源”是中国人在两千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的治疗思想。药食同源膳品是利用食物的属性功能,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依照“因人、因地、因时”的辨证施治、辨证施膳的原则开具单方或复方,制成的膳品,具有调节人体机能,以达到防病、治病、促进机体康复,保养身体的目的。膳品选材出自国家健委发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名单》。
药食同源膳品不同于中药方剂和药膳,其方剂饮片(原材料)出自《名单》,成分不同于特殊医学用途食品,无营养素添加。
经调研,目前药食同源膳品研发、生产存在的问题有:
一、现有食品类别不包含药食同源膳品(中医膳品)。现阶段,国家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的食品类别均不含药食同源膳品,只能作为医院院内方剂使用,不能进入市场流通领域。
二、标签标识管理亟待完善。药食同源膳品不仅临床有治疗功效,还有“未病先防、已病治疗、瘥病防复”的预防保健调理作用。需要将产品的原料科学配方成分及功效作用标注在产品外包装,供大家按需合理选择。但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标签及说明书不应标注或者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内容,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这样就限制了药食同源膳品的发展,若按照保健食品或特殊医学用途食品进行管理,将会导致膳品审批困难、无标准,影响中医药传承及创新发展。
三、“食药物质”当今风险评估问题。所谓的“食药物质”本是中医药传统药食同源的饮片(原材料),来自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来自于老百姓的生活。用现代的质量安全标准管理监测是需要符合现代科学的管理模式,目前没有相关配套的标准和法规。
针对上述情况,我提出如下建议:
(一)在食品类别中,新设药食同源膳品类别。
药食同源膳品源自中华传统文化,来自百姓生活,在中国式食品体系下具有中医药传承特色的食品。膳品的方剂在无营养素添加情况下,就能有效发挥治疗康养的功能,有别于特殊食品(保健品、特医食品),但在现有食品类别中没有此分类,故建议设立药食同源膳品作为食品的新类别。
(二)建立药食同源膳品标准体系和评价体系。
药食同源膳品的单方、复方组合,必须经过基础研究、临床实践,实现无毒、安全、稳定要求,且具有特殊功效。建议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引入药食同源膳品的评估工作,对农残、环境污染、职业危害、生物危害等展开综合评估,建立健全安全性评价体系,制定符合安全性要求的检验、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制定允许药食同源膳品标识功效作用和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方法、食用量、食用禁忌等,同时标识“本品不能代替药物”。针对基于中医基础的特色组方的科学性,应委托第三方认证机构承担起有关资质和产品安全性的评价任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三)加强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明确相关部门职能任务,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允许中医院和中医诊疗机构基于中医理论和国家卫健委发布药食同源目录,生产药食同源膳品。制定相应生产审查细则,在食品生产许可类别上归类为“特殊膳食食品类”,类别名称“药食同源膳品”,允许标注适用的特定人群和中医辩证类属。促进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营养学的结合,助推健康中国战略和大食物观背景下我国食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维护行业发展秩序,为祖国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创新开辟新路。
提案二:关于加强勤俭节约传统美德教育,珍惜粮食资源的提案
2023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局之年, 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特别强调,面对国内国际复杂局势,要有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落实“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工作任务过程中,国家在粮食生产和储备方面已经做了充分准备,但把好消费“口”,减少浪费,与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民以食为天,粮以俭为先”,科学饮食减少浪费,不仅有益于提高大众健康水平,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支出,更有助于国家发展与安全。
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我发现消费端的食物浪费主要在三种场景下发生:餐饮商业、单位食堂、个人家庭。《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已经对相应情况做出规定,从法律层面约束浪费行为。但要从根本上减少食物浪费,还要充分激励和发挥每位公民的主动性,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以久久为功的精神,让大众有意识、主动地减少浪费。
减少浪费,应该聚焦“俭、减”二字,从学校、家庭两个角度入手,培养学生、家长的节约意识,重拾中华文化中节俭的美德。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通过学校教育中的中华饮食文化教育、国情教育,增强节约意识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过程中,要加强传统中华美德教育,培养“自信、自尊、包容、胸怀祖国”的人才。
1.在小学德育课程中,加入传统饮食文化、节俭美德等内容,学校通过参观活动、动手制作、树立榜样、竞赛评比等形式,让小学生从感性角度体会到节约粮食的重要。“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学生不只要会背诵,更要切身体会、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通过饮食文化教育完成“德智体美劳”融汇的“人”的教育。
2.增强初中、高中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侧重节俭美德的养成。在青少年心目中,“图腾象征、特色食品、传统佳节和风俗习惯”等项目能够更好地代表“中国传统文化”。 近些年流行的“汉服”热说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程度较高。尽管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已经很丰富,但大多体现在“历史人物”“文学著作”和“典故史事”等文化表征方面,而对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思想智慧”则所知较少。中华饮食文化教育,正是极好的教育切入点。学校通过宣传引导、课外活动等形式,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优秀的民族文化的熏陶,这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审美取向、行为习惯等。
3.通过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让高校的学生了解国际国内形势,从理性角度让他们意识到减少粮食浪费的必要性,形成“减少浪费,人人有责”的观念,主动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二、日常生活中的浪费控制
1.通常在家庭中,女性安排日常生活,负责全家人的健康,所以科学饮食、减少家庭中的食物浪费,首先应该从女性抓起。建议充分发挥妇联的“妇女之家”组织功能,通过组织饮食科普讲座、提高食品利用水平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提高女性作为“家庭健康第一负责人”的能力,增强女性的食品节约意识。
2.在社区中开展反对浪费的宣传。由街道办组织,通过社区宣教、加强厨余垃圾管理措施等方式,控制食品浪费。
三、加强面向全社会的消费者教育宣传
要求各省地市媒体、新媒体等,针对反浪费做常态化、多形式的宣传,让大众了解食物浪费的后果,提高节约意识,激发消费者采取行动。发起全社会参与的减少食品浪费的各项活动,例如短视频介绍减少浪费的方法;制作反食物浪费为主题的网络综艺节目;开设互联网“食物漂流站”;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低价临期食品,企业捐款或捐赠食物,可以享受相应税收优惠等等。
王宜委员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