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仝小林院士寄语青年医师:用医魂、医德、医道、医术护佑苍生
时间:2022-08-20

名医寄语

中国科学院院士

仝小林

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中医传统经典理论经过时间沉淀,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经受住了“战疫”的百年大考,通过“战疫”彰显出的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极大地坚定了中医自信、传统文化自信。

我想,做医生,必须要用医魂、医德、医道、医术来护佑苍生。筑医魂,要为保护生命而生,为解除病痛而战,为医学发展而献身之精神;修医德,要视病人为亲人,关爱呵护病人之职业操守;尊医道,要拥抱攻克医学难题之智慧;行医术,要练就高超的实践能力和技巧。

中医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医人迎来了中医药发展的好时代。面对现代人类疾病谱与医疗需求的改变,希望广大青年医师,始终要有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的发展道路,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临床、科研和成果转化中去,牢固树立文化自信,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青年中医人更需立足本职,夯实中医药理论基础,扎实临床业务能力,在“以中为本,西为中用”的思想指导下,充分将中医与西医、宏观与微观有机结合,抓住新时期中医药发展的历史机遇,推动中医药实现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用心守护人民健康福祉,为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事业的振兴与发展贡献新的力量,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的贡献。

青年体会

代谢病研究所

副主任医师

田佳星

我于2010年从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第一次来到了北京广安门医院,一路向北,非常幸运跟随仝老师学习。仝老师对于临床学术专注热爱的精神,给予了我成长道路无限的力量。

逆行出征——坚持奉献在抗疫最前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流行性出血热,到2003年非典爆发,再至新冠肺炎疫情,仝老师始终坚守在抗疫的最前线,以中医药为武器,保障人民健康。“在病人需要你的时候,无论环境多么危险,肯定是义无反顾。”仝老师在面对新冠疫情初期集中暴发和严峻的蔓延形势,在武汉抗疫第一线连续工作64天,边临床、边实践、边总结,让中医药全面全程地介入到疫情防控。仝老师坚持“必须到现场看病人,把握疫情发生的现场环境,没有望闻问切,没有第一手资料,就是纸上谈兵。”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的气候特征,以及病毒对外环境的嗜好特点,抓住核心病机,突显了中医整体观思想在面对突发传染病时的应用价值。

提升疗效——突破传统重构现代诊疗体系。“提升临床疗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是中医药发展的核心要素”,仝老师对此始终没有停止思考,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现代糖尿病发病特点,仝老师构建了以“核心病机——分类分期分证——糖络并治”为框架的糖尿病中医诊疗新体系,从中医视角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全过程进行审视。并提出以“态靶辨治”思想为指导,充分将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回归于临床,与传统本草理论相结合,实现中医药靶向改善临床症状和指标变化的突破,让我们青年医师在中医药临床治疗实践中更加坚定了信心。

追求真理——运用现代科技解锁黑箱之谜。针对强化中医科研思路,仝老师提出的“六化”理念指导现代中医从基础科研到临床转化的全链条式路径。现代医学背景下,仝老师积极倡导发展中医药,注重运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原理,借助现代科技和医学的多学科协同创新,提供更为科学、精准、系统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仝老师在了解到代谢性疾病发病与肠道微生物组变化密切相关的特点后,最早将微生物组研究应用到中医药防治代谢性疾病领域,证实经典名方葛根芩连汤调节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有益菌比例,促进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科技的有机融合,是推动传统医学发展的践行者。作为新时代的中医人,我们要在勇攀医学高峰上有所作为,力求运用科学手段阐释中医药防病治病的深刻内涵。

中医药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青年中医人的朝气和锐气,勇气和智慧,激情和热情,创造和活力。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以实际行动谱写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