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医青年朗读社(第11期)——《黄帝内经 灵枢 周痹》
时间:2025-02-13

       广医青年朗读社第11期——干保科副主任医师王轶稀为大家带来诵读作品《黄帝内经 灵枢 周痹》。本篇主要讨论了周痹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由《素问》《灵枢》两部分组成,总计162篇。它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中医药事业的生力军,全体广医青年潜心钻研习经典,熟读深思重实践,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黄帝内经 灵枢 周痹》


     原 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徒,随脉其上下,左右相应,间不容空,愿闻此痛,在血脉之中邪?将在分肉之间乎?何以致是?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慉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矣。何道使然?愿闻其故。

岐伯答曰:此众痹也,非周痹也。

黄帝曰:愿闻众痹。

岐伯对曰:此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周也,更发更休也。

黄帝曰:善。刺之奈何?

岐伯对曰:刺此者,痛虽已止,必刺其处,勿令复起。帝曰:善。愿闻周痹何如?

岐伯对曰: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

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

黄帝曰:刺之奈何?

岐伯对曰: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遏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遏之,后刺其下以脱之。

黄帝曰:善。此痛安生?何因而有名?

岐伯对曰: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此内不在臓,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名曰周痹。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之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瘈坚,转引而行之。

黄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亦得其事也。九者,经巽之理,十二经脉阴阳之病也。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