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医青年朗读社“健康中国,青年有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专题诵读(第7期)
时间:2025-02-20
       广医青年朗读社“健康中国,青年有为”专题诵读第7期——组织人事处薛文婧、行保处王金龙为大家带来诵读作品《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第五专题: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上)。

《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上)

原 文

       加强城乡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推动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及监管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1月9日)

       要加强老区医疗卫生体系特别是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能力,增加大病救助资源,保证老区人民看得起病、住得上院,病有所医。

——《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讲话》(2015年2月13日)

       要研究调整民政救助政策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完善大病保险政策,增加大病报销比例和救助力度,发挥医疗救助保障对防贫、脱贫的重要作用。

——《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节选)》(2015年6月18日)

       我们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制定实施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加强农村基层卫生建设特别是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开展分级诊疗,努力破除以药补医、虚高药价,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和待遇标准。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央政治局工作的报告》(2015年10月26日)

       要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保基本、强基层的基础上,着力建立新的体制机制,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8日)

       要依靠科技创新建设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要加强普惠和公共科技供给,发展低成本疾病防控和远程医疗技术,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普惠共享。

——《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论科技自立自强》,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第15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完善顶层设计,健全联动机制,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在由打好基础转向提升质量、由单项突破转向综合推进。实践证明,我们坚持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个世界性难题,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要加快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280页

       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以建机制为重点,围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力争在基础性、关联性、标志性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努力在以下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280页

       一要抓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现在,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刚性需求快速释放,二〇一五年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超过七十七亿,比改革之初的四十九亿人次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七。同时,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基层、边远地区相对匮乏,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去了城市三级医院,造成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一些基层医疗机构业务萎缩,既影响优质医疗资源发挥最佳效益,也影响服务体系整体效率,推高了医疗费用,加重了患者负担。

       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把健康“守门人” 制度建立起来,是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的治本之策,也是一条重要国际经验。这项制度是对现有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就医理念、就医秩序的深刻调整,是一项基础性、长远性、系统性的制度设计。关键是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居民自愿、坚持基层首诊、坚持政策引导、坚持创新机制。没有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就流于形式。这里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个突破口。要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让群众患病后第一时间问诊自己的家庭医生,实现 “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同时,要上下联动,开展远程医疗,把大医院技术传到基层,把大医院医生引到基层,为城乡居民提供立体化、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基本医疗服务,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服务水平。中央深改组已经通过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抓好落实。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280-281页

       二要抓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近年来,公立医院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但在编制、人事、薪酬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要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处理好医院和政府关系,实行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推动医院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转变。政府重在加强宏观管理,把主要精力放在管方向、管政策、管引导、管规划、管评价上来,加大对医疗行为、医疗费用等方面监管,减少对医院人事编制、科室设定、岗位聘任、收入分配等管理。当前,重点要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完善医院补偿机制,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为医院发展增活力添动力。要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以及取消药品加成后的政府分担部分,逐步偿还和化解公立医院长期债务,使公立医院轻装上阵。要显著提高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规范医疗行为,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282页

       三要抓好全民医保制度建设。全民医保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础。我国已经初步形成全民医保体系,但筹资机制尚不完善,保障水平有待提高,支付方式改革相对滞后,对医疗行为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形成。要加快推动城乡基本医保整合,在实现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的基础上,加快整合基本医保管理机构,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促进地区间制度衔接,满足群众合理的异地就医需求。要健全医保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逐步建立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基本医保稳定可持续筹资机制,健全同筹资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医保待遇调整机制,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特别是大病保险的投入力度,抓好各项保障制度的衔接。要健全医保支付机制,健全利益调控机制,引导群众有序就诊,让医院有动力合理用药、控制成本,有动力合理收治和转诊患者,激发医疗机构规范行为、控制成本的内生动力。要健全医保经办机制,创新经办服务模式,推动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提高基本医保经办服务效率和质量。要丰富健康保险产品,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8月19日),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282-283页

上一条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