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我院承办北京专家联谊会“中西医交叉与融合”研讨会
时间:2025-09-03

       近日,由北京专家联谊会主办,广安门医院承办的“中西医交叉与融合”研讨会在我院学术报告厅召开。北京专家联谊会理事长詹启敏院士,医药健康分会会长吉训明院士,我院党委书记刘震、院长李杰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围绕中医药现代化、中西医协同创新等主题开展跨学科学术交流,为中西医融合发展建言献策。

       詹启敏院士为活动致辞,并围绕“前沿科技赋能现代医学发展”作学术报告。他表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医药现代化进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大数据、组学、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可为中医药科技创新、中西医协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范式借鉴。未来,要统筹用好首都医疗与学术资源,支持人才在重大疑难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等方面开展中西医联合攻关,以健康问题、临床问题为导向驱动医学创新发展,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协同创新生态,推动中西医交叉融合发展。

北京专家联谊会理事长詹启敏院士致辞

       刘震书记在致辞中指出,中西医融合是通过优势互补破解临床难题、满足健康需求。医院紧扣健康中国建设,聚焦重大疑难疾病、传染性疾病以及中医优势病种,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解决关键问题。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搭建起跨学科的高水平对话平台,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破题,让中西医融合理念扎根,临床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广安门医院党委书记刘震致辞

广安门医院院长李杰主持

       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学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院长商洪才以“中西医融合临床实践指南制订规范及解读”为题,介绍了基于证据的中西医融合临床实践指南本体的构建路径,可助力解决中西医结合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问题,本体的发布和使用将推动临床诊疗服务质量升级。北京大学药学院院长叶敏围绕“面向临床的中药药效物质研究进展”,详述了将现代医学新技术运用于中药复方关键药效成分及其靶标分析的研究模式,为中药创新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我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何庆勇围绕“基于《伤寒论》的中医传承与创新研究”,系统介绍了通过AI赋能“类方-方证-主证”的辨证新体系,为智慧中医提供了新的范式,推动中医理论的数字化传承与创新实践。

       研讨环节,与会专家紧扣主题,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和实践经验开展交流研讨。我院党委书记刘震提出,要注重用现代科学解析中医药学原理,聚焦创新和升级中医基础理论,走中西医结合特色研究道路,持续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国际化进程。我院院长李杰提出,未来要重点关注对中药药效物质全景式辨识,解析作用机制,助力新药创制,提高中药全链条创新能力。首都医药健康领域高层次人才代表宣武医院唐毅、北京朝阳医院杨旗、首都儿科研究所邰隽、北京同仁医院侯胜平、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高翔宇就中医药循证医学发展、数智化赋能中医药以及中西医协同发展路径优化等方面提出建议。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既是行业智慧的一次集结汇聚,更是广安门医院70周年发展历程中一次珍贵的交流活动。我院愿以本次会议为契机,搭建中西医对话高端平台,推动中西医学体系优势互补,为破解临床难题,探索中药传承创新发展新路径,让中西医融合的研究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来源:首都人才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