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至19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承办,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广安门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协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第二十九次学术会议”在深圳市召开。本届学术会议以“传承岐黄,数智创新,交叉共病,医药并行”为主题,汇聚风湿病领域的顶尖专家及跨学科学者,国医大师周岱翰、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马骏、我院党委书记刘震、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姜泉、法国圣埃蒂安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主任Martin Killian等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
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姜泉从乡村振兴、人才梯队建设、学术传承与创新、标准制定实施、平台搭建推广等方面,系统汇报了2025年度分会工作,充分展现了全体同仁在推进中医风湿病学科建设中的使命担当。
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主任委员、广安门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姜泉致辞
开幕式上,刘震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交叉共病”“医药并行”是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希望风湿学科 进一步加强学科体系建设,深化人才培养,促进新技术、新方的转化应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广安门医院党委书记刘震致辞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马骏在致辞中高度赞扬了分会在带动引领全国中医风湿病学科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本次会议成为中医药风湿病跨越式进步的重要契机。学会也将持续搭建平台,推动中医风湿理论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助力 风湿病分会赓续新华章。
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马骏致辞
学术研讨
本次大会开设传承专题、TOP论坛、创新论坛,首设“护理分会场”,并举办了“风湿病相关神经精神损害”学习班。与会专家围绕风湿疾病的中西医诊疗前沿新管理策略与治疗方案、难病研究进展、医护一体化的深度融合展开深入研讨。
研讨环节,我院多位专家进行了演讲,参与交流。我院副院长吕文良深度剖析中医“火候”理论的学术内涵与临床应用价值;姜泉主任在“中医风湿病专科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报告中,既阐述了专科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思路;风湿病科主任医师刘宏潇作《体脏合痹指导下中医风湿病共病辨治思路》主旨演讲;风湿病科主任医师焦娟聚焦纤维肌痛介绍了最新管理策略与治疗方案;风湿病科护士长刘新影在护理分会场分享了煮罐法在风湿病科的特色应用;风湿病分会秘书长、风湿病科主任医师唐晓颇作大会总结发言。
本次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为全国风湿病领域同仁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创新合作平台,有效推动了中医药在风湿病诊疗领域的传承创新与多学科融合发展。未来,广安门医院将持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风湿病防治研究与临床实践中深耕不辍,为守护人民健康、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