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特殊年龄的患者沟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待少儿患者要注意言谈亲切、和蔼、声音柔和,患儿由于病痛,常对医院有恐惧感,因此,医护人员在检查及治疗时,要多用表扬性的语言,如“小朋友真乖”、“真勇敢”等;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不舒服的地方;少用命令式的语句,如“不许”、“不行”、“不要”等,这样可以增加轻松的气氛,减少患儿对医院的恐惧。
2.对待老年患者要注意态度谦和,多用敬语和谦语,“请”字“您”字要当头,常使用尊称如老师傅、大伯、大娘、阿姨,或根据患者的身份给予适当的称呼。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听力及反应能力的下降,在交谈时应注意声调和语速,必要时可提高声音,减缓语速,以防患者没听清或没听懂;充分发挥身体语言的作用,可提高沟通效果;沟通时要多聆听,再适时表明自己的意见,并辅以热情、耐心的表情以及轻柔的动作,如握手。要注意用商量的口吻,对于患者的多次询问,要耐心交待,在就诊方面必要时要给予适当地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