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刺疗法:根据中医经络理论,采用毫针对人体的俞穴进行直接的刺激,对增强身体机能、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防病治病具有相当不错的医疗保健作用。晋代的《针灸甲乙经》就有针刺睛明、攒竹等眼周穴位治疗疾病的记载。适用于目珠干涩、胀痛、久视疲劳、视物模糊、复视、目偏视、胞轮振跳等眼疾。
(2)电梅花针疗法:是基于中医经络理论发展而来的治疗方法,采用电梅花针叩刺眼周及体表穴位,通过皮部→络脉→经脉→脏腑,具有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调整机体平衡,改善相关脏腑的功能,增加眼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改善代谢,消除视路和视觉细胞的抑制,改善和激活视路、视觉细胞传导的功效,具有提高视力、缩短疗程的作用。 适用于患有弱视、近视、眼疲劳干涩,但不能耐受毫针针刺的儿童。
(3)核桃壳眼镜灸疗法:是一种特殊的隔物灸。用灸法治疗眼疾以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利用艾条的温热作用,刺激眼部及眼周穴位,最早用于治疗视神经萎缩、视网膜黄斑变性等慢性眼底疾病,因部位较深,“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又因眼组织娇嫩,故采用隔着核桃壳施灸的办法,弥补了眼部不宜灸的不足,使灸法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4)中药熏洗疗法:是运用具有祛风、清热、除湿、活血通络、祛瘀散结及退翳明目等各种不同作用的药物或手法,从外部直接施治于眼部的方法。在临床应用甚为广泛。常与内治法密切配合,外障眼病尤其如此。熏法是利用药液煮沸后的热气蒸腾上熏眼部;洗法是将煎剂滤清后淋洗患眼。一般多是先熏后洗,合称熏洗法。这种方法除由于药物的温热作用,使眼部气血流畅,能疏邪导滞外,尚可通过不同的药物,直接作用于眼部,达到疏通经络、退红消肿、收泪止痒等效果。适用于胞睑红肿、羞明涩痛、迎风流泪的外障眼病。
(5)中药外敷疗法:包括热敷、冷敷、药物敷三种。热敷能疏通经络,宣通气血,有散瘀消肿止痛之功。适用于外障眼病伴有目赤肿痛者,亦可用于眼外伤24小时后的胞睑赤紫肿痛及较陈旧的白睛溢血、血灌瞳神者。脓成已局限的病灶和新出血的眼病,忌用此法。冷敷具有散热凉血、止血定痛之功。适用于胞睑外伤后24小时内的皮下出血肿胀,亦可用于眼部之赤肿痛甚者。药物敷是选用具有清热凉血、舒经活络、散瘀定痛、化痰软坚、收敛除湿、祛风止痒等各种作用不同的药物,直接敷于胞睑及其附近皮肤上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外障眼病。
(6) 眼科特色辨证论治方法:舒肝养血、升阳开窍法论治视神经病变、青光眼及退行性眼底病;三焦温阳祛湿法治疗黄斑水肿性眼底病;阴阳水火降气法治疗眼底血证;内六气理论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