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也称为“中医传统疗法”或“中医特色疗法”,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安全有效、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沿用至今。中医适宜技术是建立在运用中医思维的基础上,通过辨证论治,予以辨证施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简、便、验、廉”的特点,正是中医的精髓所在。
广安门医院外科病房(二十九区)在做好外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做好病症围手术期治疗护理以及危重症病人救治的同时,予以辨证施治,临症施术,配合运用一些源自于中医药学独特疗法的中医适宜技术,如:耳穴贴压、穴位贴敷、埋针疗法、艾灸、火罐、刮痧、中药热痷包、中药塌渍等中医特色技术,通过治疗护理起到疏通经络、调畅气机、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改善脏腑功能,从而为病患缓解因病痛导致的疼痛、眩晕、耳鸣、高血压、咳喘、头痛、胸闷、心悸、腹胀、腹痛、呃逆、恶心、呕吐、腹泻、便秘、麻木、乏力、失眠、焦虑等不适症状,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1、耳穴贴压疗法
耳穴贴压疗法是一种简便的外治疗法,贴压刺激耳部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安全经济、无创伤等特点和优势。耳穴的疗法起源于中国,中医理论认为,人耳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和全身经络、五脏六腑都有着密切的关联,早在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肾开窍于耳,心寄窍于耳,手足少阴经络布于耳,手足太阳经和足阳明胃经也分布于耳或耳周。《灵枢·口问》曰: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全身各大脉络汇聚于耳,使耳与全身脏腑发生密切的联系,促使经络运行气血、营养全身、调和阴阳。《备急千金要方》中就有取耳穴治疗黄疸、寒暑疫毒等病症的记载。《黄帝内经・灵枢》记载:“视耳好恶,以知其性”,说明通过观察耳廓形态、色泽、皮疹、脱屑等变化,可以初步了解个人脏腑功能状态。医务人员通过耳穴达到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是一项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神经、五官、皮肤等临床各科的中医非药物特色技术。
耳穴贴压疗法是将王不留行籽、莱菔子、白芥子等中药草籽或磁珠这类圆形物质做成药豆或丸,根据辨证方法将其对准贴压耳廓上的腧穴、反应点、刺激点,在耳穴处运用适度手法给予按、捏、压,使耳部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觉,通过经络传导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二、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法,是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无痛的穴位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穴位贴敷疗法的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药贴敷治病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发现用树叶、草茎等植物外敷、涂敷伤口治疗与猛兽搏斗所致的外伤,能减轻疼痛并止血,加速伤口的愈合。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专著《五十二病方》中有“蚖…….以蓟印其中颠”的记载,即用芥子泥贴敷于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治疗的蛇咬伤。中药穴位贴敷技术适用于恶性肿瘤、各种疮疡及跌打损伤等疾病引起的疼痛;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腹胀、腹泻、便秘;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咳喘等症状。此外,还可用于防病保健,如冬病夏治贴敷消喘膏。穴位贴敷疗法应用广泛便捷,凸显优势。其操作简便、简单易学、副作用小、不依赖先进的医疗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骨伤等各科疾病。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的经络学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蜂蜜、药液调成糊状,辨证施药贴敷在人体的某些穴位上,如:神阙穴,涌泉穴、关元穴以及患处(阿是穴),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使药物透皮吸收,刺激局部穴位经络,激发全身经气,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特色的外治方法。
外科病房常针对胃脘痛、泄泻、呕吐、便秘、食积、黄疸、头痛、眩晕、消渴、月经不调、腹痛、腹胀的症状采取穴位贴敷疗法,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达到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行气消痞、扶正强身、治疗疾病和调理保健的作用。
三、皮内针疗法
皮内针疗法是将特殊的揿钉型短针,刺入并固定于人体腧穴部位的皮内或皮下,通过刺激人体表浅部位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技术。临床主要应用于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咽炎、恶心、便秘、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失眠、焦虑症等慢性疾病和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肋间神经痛、颈肩痛、肩周炎、腹痛、腰腿痛、痛经、月经不调等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疼痛类不适症状的调理。
皮内针疗法属于浅刺法,在头颈、耳部、背部及四肢等部位均可埋针,是《黄帝内经》中记载了最早的五种浅刺的针法之一。通过埋入揿针对人体十二经脉的皮部经络及腧穴的长时间刺激,可以起到调节经络、卫气及脏腑的机能,起着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可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外科医护在疾病治疗护理过程中,辩证实施给予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关元穴、气海等俞穴处埋入留置皮内针24小时,进行施针浅浅地刺激经络,对经脉中的气血采用这种针刺静以久留的方法,持续对穴位产生良性刺激的针刺针法技术,既不影响人体正常活动,又能激发机体卫外能力,和调气血,平衡阴阳,还能简便、安全、有效地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近几年来,已越来越受到患者的认可。
四、灸法
灸法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一种中医外治法,是利用艾绒艾条等药物燃烧,放置在体表的穴位或患处,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和气血、扶正祛邪、调整人体生理功能平衡的作用,以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随着大众养生观念的改变,如何对抗亚健康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民间俗话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在我国的传统医学中,艾灸曾在防治瘟疫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历代医家所青睐。《医学入门-针灸》指出:“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古语有道“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之说;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有云:“艾火可以灸百病,杀鬼邪。”三伏灸是根据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的理论运用的,对于咳嗽哮喘、关节疼痛、畏寒肢冷、气虚乏力等冬季容易犯病症,在三伏天进行艾灸,具有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艾灸具有温和、简单有效、操作性强、取材方便等优势,早已成为日常保健以及调理亚健康的常用方法之一。
外科病房常针对疾病采取灸法治疗。辨证施治选取内关穴、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气海穴、天枢穴、足三里等穴位施灸,调动调动机体的正气,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散结消肿,调节免疫,改善患者因病以及手术创伤导致的乏力、胃寒胃疼、呃逆、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以及因寒而致的风寒痹痛,或初起的肿疡、疮疡久溃不敛、疮疡新肌不生等一系列气滞血瘀、寒湿痹痛、脏腑虚寒、气血亏虚症状。
五、中药封包治疗
中药封包治疗是一种传统中医特色疗法,又称中药热敷法,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黄帝内经》中有相关记载,其中所述“熨”法即指热敷法。《素问·玉机真脏论》云:“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可汤熨及火灸刺而去之”。
中药封包治疗是指将辨证调配的中药均匀涂擦或贴敷于患病部位或身体的某一特定穴位上,然后用无渗透作用、无毒的保鲜膜等,进行封闭式包裹患处。使病症局部药物浓度达到最大值,让药性可以透过皮毛由表入里,快速渗透,直达病灶,起到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强筋壮骨、行气止痛等作用。
中药封包治疗也可称之为绿色疗法,具有操作过程简单,使用安全,疗效确切,无副作用的特点。治疗期间避免了打针的疼痛、口服药物的副作用,也避免了因口服药物刺激而产生的损伤,减轻了肝脏、肾脏负担的优点,广泛用于骨科、外科、内科、妇科等疾病。
外科病房根据病患的临床症状,辨证施治综合调理用药,使用中药封包治疗,遵循经络理论,针对胃痛、腹胀、腹痛、尿潴留等症状,以及肢体肿胀、疼痛、痛经、落枕等瘀寒痹痛症,选择具有调和气血、行气消胀、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暖宫散寒等功效且遇热易挥发,穿透力强的中药,热敷于病症表面,使药物透皮吸收之后,通过经络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的病所,从而减轻和缓解病痛等不适症状。
六、中药热奄包治疗
中药热奄包治疗是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属于药物外敷疗法的一种,中药热奄包又称中药热敷法,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相关记载,暨所谓的“熨”法中的干热敷,是将加热好的药包或中药蒸煮好的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穴位上,通过药包的热力和药物双重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促使中药内离子渗透到患者病痛所在,以达到活血化瘀、温经通络、调和气血、消炎散寒止痛、利水消肿、调节脏腑功能等作用的一种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中药热奄包疗法是选取用驱寒温经、活血通络的芳香走窜的中药,在温热的环境下,借助药性及温度等物理作用,通过皮肤透入使气血流通,腠理开阖、促使药物更易被机体吸收,充分发挥药效,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风散寒的目的。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七、刮痧疗法
刮痧技术是中医最常用的外治手法之一,刮痧疗法历史悠久,元代医家危亦林撰成的《世医得效方》较早记载这一疗法。吴尚先《理瀹骈文》中载“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刮痧技术取才方便,简单易操作,效果明显,已经成为不少人调理亚健康的常规养生手段。
刮痧技术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使用不同材质和形状的刮痧器械,如牛角类、砭石类等刮板或匙等边缘钝滑的器具,蘸上药油、刮痧油、水或润滑剂等介质,在体表一定部位进行“徐而和”的手法反复刮拭,使局部出现瘀斑,通过其疏通腠理,驱邪外出,疏通经络,通调营卫,和谐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技术。
传统中医认为皮肤与经络密切相连,可投射出脏腑功能的外在表现反应。刮痧可通过刺激人体体表的经络,起到疏经通络,活血化瘀,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刮痧时体内致病因素由经络溢出,积聚皮下,出现形状如沙粒,或散在,或密集,或成片,或融合的“痧”,也称“痧毒”。痧是渗出于脉外含有毒素的离经之血,出痧的过程即机体排毒的过程。中医认为脏腑产生营为之气在人体环流不休,使气血运行濡养全身。其中统辖气之升降出入的枢纽称为“气机”。一旦“气机”升降出入的失调可致患病。刮痧是以调气为首,通过刮擦调动人体的气血运行,引邪出表,再通过自身溶痧,调动自愈力,从而治疗疾病。
外科病房采取头部、耳部、手部、背部等刮痧技术,针对感冒、咳嗽等外感性疾病;口干、呃逆、消化不良、腹胀、胃痛、便秘、等脏腑症状;肢体麻木、倦怠乏力等瘀滞虚寒症状表现,头痛、颈肩腰腿痛、风湿痹痛等疼痛性疾病症状;通过刮拭刺激人体体表的经络,使皮肤局部“出痧”,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增加机体血液供应,提高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促进新陈代谢,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从而达到活血舒筋、解毒祛邪、清热解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健脾和胃、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改善疾病症状。
八、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又名“吸筒疗法”,古称“角法”。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造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相应体表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或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外治方法。拔罐最早记载在约成书于战国时《五十二病方》:用“角法”治疗痔疮,也是历史上最早关于利用负压治疗疾病的记载。晋代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里也有关于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的外治角法的记载。历代医家也对拔罐治疗均有记载,总结沿用至今。近年来,中外运动健儿身上大小不等的罐印,早已使拔罐疗法更加成为大众熟知,蜚声海内外、运用广范的一项中医非药物特色技术。
拔罐疗法作用体表皮肤,通过对脏腑、经络、气血等整体作用,起到调整脏腑功能,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功效。拔罐疗法可分为留罐、闪罐、走罐、抖罐、揉罐及刺络拔罐等技术手法,可根据病情的轻重情况辨证施治运用。拔罐疗法的适应症很广泛,常用于不寐、感冒、咳嗽、胃脘痛、消化不良等内科疾病;肩凝症、腰痛病、项痹病等疾病。落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肩周炎、风湿痛等骨科疾病;月经紊乱、痛经等妇科疾病;带状疱疹、湿疹等皮肤科疾病;牙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科疾病的治疗。
外科病房常针对围手术期出现的症状表现,如:乳腺炎、腹胀、脾胃功能紊乱、外科疮疡、溃脓等疾病,辨证施术使用拔罐疗法,促使对机体在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并通过这种良性刺激,促使机体逐渐恢复正常功能。
九、中药塌渍疗法
中药塌渍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历史悠久,在防病治病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中药塌渍的治疗方法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记载,治疗外伤疾病用中药煎汤外敷。中药塌渍疗法,又称为中药湿敷疗法,是一种用药物煎汤,敷料浸湿药液贴敷患处的治疗方法。中药塌渍是以中药煎汤后用敷布浸透,湿敷于患处的塌法;和将患处浸泡在中药液中渍法相结合。以及不同中药液对患部的药效而达到治疗目的,金元时期的《外科精义.塌渍疮肿法》记载:“塌渍疮肿之法,宜通行表,发散邪气,使疮内消也”。《黄帝内经》中有“其有邪者,渍行以为汗”。塌渍疗法不但可以治疗所塌部位的病变,而且可以通过经络起到“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的作用,有效调节全身机能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中药塌渍疗法以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适应症多,是中医传统疗法中应用广泛的一种中医外治法。
外科病房运用中药塌渍疗法,针对疼痛、肿胀、皮肤潮红、糜烂及渗出明显者,丹毒、疖肿、湿疹等皮肤急慢性炎症,药物通过肌肤毛孔直接作用于病灶,或使药物经肌腠毛窍而入脏腑,从而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通络、祛风止痒、清洁创面、抑制渗出等作用。
9.1中药湿热敷技术
中药湿热敷技术是中药塌渍疗法的一种,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医宗金鉴》云“借湿以通窍,干则药气不入。”东汉时期的《伤寒杂病论》最先明确记载了药物浸洗疗法;是将中药加工成药散,或水煎汤,或其他溶酶浸泡制剂,然后用纱布蘸药汤(38-43℃)敷患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抑制渗出、收敛止痒、消肿止痛、控制感染、促进皮肤愈合等作用,适用于软组织损伤,以及骨折临床愈合后肢体功能障碍者,也适用于疖、痈等急性化脓性感染疾病还未溃破者。中药湿敷疗法以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适应症广泛而普遍应用。
9.2中药冷敷技术
中药冷敷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确切的疗效。《肘后备急方》最早有载:“又丹痈疽始发浸淫进长并少小丹擒方”。中药冷敷技术是将按一定处方配伍的中草药洗剂、散剂、酊剂冷敷于患处,通过中药透皮吸收,同时应用低于皮温(8-15℃)的物理因子刺激机体,达到降温、止痛、止血、消肿、减轻炎性渗出的一种操作方法。适用于外伤、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的初期, 衄血,蛰伤,也适用于如痈、疽、疖、疔、丹毒等感染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以及高热、中暑等病症。
十、中药热熨敷技术(烫熨治疗)
中药热熨敷技术是一种热熨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素问·血气形态篇》有道:“行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刺布衣者以火碎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即是通过将各种药物或辅料加热装入布袋,敷在患处或腧穴处进行移动或反复旋转按摩,通过3-5分钟的推熨,发挥药性和温度的协同作用,使腠理开阖、将热力和药力由肌表送达内里,透入连通经络、脏腑,从而起到舒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消肿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各种疼痛、虚、寒、瘀、湿、痹、软组织损伤及各种关节炎的治疗。
十一、中药涂擦治疗
中药涂擦治疗是中医传统外治疗法之一,这种疗法在中医传统中具有悠久的历史,运用中药归经原则,以气味具厚药物为引导,引领药物综合作用于局部皮肤,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透皮吸收达到行气活血化瘀、开结行滞直达病灶。达到舒经通络、活血止痛、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的目的。
中药涂擦治疗是指通过将特定的中草药研磨成粉末或者浸泡提取成液体,水剂,酊剂,油剂,膏剂等,然后辨证施治。将各种外用药物直接涂抹于清洁的皮肤表面或者黏膜上,同时给予推、擦、拍击等手法,通过药液渗透及手法作用于经络,达到活血行气、消肿止痛、补虚通络、润肤止痒等功效。并且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病、风湿病、跌打损伤等疾病的治疗和保健。无胃肠道反应及肝肾功能影响,给药方便,属于中医传统“简便廉效”的中医药特色外治疗法。
外科常针对瘙痒、疼痛、静脉炎、肿疡、溃疡、皮肤糜烂结痂、渗液等。痛风,颈肩腰腿痛、关节疼痛等疾病,辨证施治使用中药涂擦治疗,起到行气活血、消肿止痛、舒经活络、解痉止痒、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病人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