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世界共有8.5亿人患有肾脏疾病,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已高达10.8%,据此估计,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已经超过1.2亿。全球因慢性肾脏病接受透析的患者人数正以每年5%-8%的速度持续增长。预计到2040年,慢性肾脏病将成为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第五大杀手。
2021年3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与肾病共存,过美好生活”(Living Well with Kidney Disease)。旨在以患者为中心,赋予患者和家属力量,减轻症状,带病生存,提高生活质量。
肾脏疾病发病隐匿、迁延难愈、并发症多,并且常常合并心血管疾病,目前认为大多数肾脏疾病不可治愈。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民平均寿命的延长,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得不长期带病生存。如何让肾病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这是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目标。那么,慢性肾脏病患者如何更好地实现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呢?以下几个要点值得注意:
一、慢性肾脏疾病发病早期的危险信号
1. 水肿
慢性肾脏病发病早期常无典型临床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水肿,表现为晨起眼睑浮肿、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严重时会导致会阴部水肿、腹水、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
2. 排尿异常
尿液颜色、质地、尿量的异常也常常提示肾脏疾病,如血尿、泡沫尿。一经发现都应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制定治疗方案,以免耽误病情。常人一般每日尿量为1500~2000毫升,排尿次数在4~6次,夜间排尿小于两次。如果尿量和排尿次数过多或过少,或者夜尿增多,并伴随出现水肿、恶心、呕吐等,可能代表肾脏出了问题。透析患者的症状则相对较多,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出现疲倦、乏力、焦虑、肌肉痉挛、不安腿综合征等。
3. 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
一部分患者在早期可能并无不适症状,直至发展至严重的肾功能受损出现诸如疲劳乏力、恶心呕吐之时才发现患病。如果慢性肾脏病累及心血管系统,可出现胸闷、憋气、气短、心慌,甚至难以平卧,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有严重的肾脏疾病,需要及时就医。此外,糖尿病、高血压、痛风、自身免疫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均可累及肾脏。当患有这些疾病之时,应定期监测肾功能与尿常规,及时发现肾脏出现的问题。
早期发现肾脏疾病的线索,要求我们重视常规体检的重要性。每年定期体检,不能到出现严重的身体不适之时才想起来去医院就诊,可能一个尿检或者生活检查的异常就能提示早期阶段的肾脏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慢性肾脏病的防治至关重要。
二、控制原发疾病,避免肾损伤发生
慢性肾脏疾病常常继发于代谢相关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慢性肾小球硬化症、肥胖相关肾小球病、尿酸性肾病等等。这些疾病不仅可继发慢性肾脏病,并且可以作为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危险因素,进一步促进肾脏疾病的进展。因此,要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等。
导致肾功能损伤进展的两个最关键因素是血压水平和蛋白尿水平。因此,慢性肾脏病患者一定要密切监测血压,维持血压水平<130/80mmHg。同时,蛋白尿水平越高,肾功能进展越快,因此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蛋白尿。
此外,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一些含马兜铃酸的草药:马兜铃、关木通、清风藤等均已经证实具有肾毒性作用,平时应避免服用这一类药物。
三、改变生活方式
已有研究表明,低盐、低蛋白饮食可一定程度上延缓肾衰竭进展。因此,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至关重要。
一是要合理运动,防止肌肉流失。二是要采用低盐、低蛋白饮食;WHO规定,慢性肾脏病患者每日钠的摄入量为2g,折合食盐的摄入量为5g。建议慢性肾脏病患者家中自备厨房秤,严格控制自己每日盐的摄入量。这是降低蛋白尿、控制血压、延缓肾衰竭进展最有效也是最廉价的治疗方式。三是监测血压、血糖。四是健康饮食,保持体重。五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六是戒烟。七是不随意服用非处方药物。八是如果您有一个或多个高危因素,请定期检查自己的尿常规和肾功能。
四、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慢性肾脏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患者不仅需要配合定期检查,同时也需要与家属合作,加强生活行为方式的管理,学会自我检测。一定强调要定期随访,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不要随便停药,很多患者总想少吃药早停药,结果使疾病多次反复或病情加重。
五、调整好心态,积极融入社会。
慢性肾脏病因为病程长,病情容易反复,患者常常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影响治疗的效果和信念。患者要树立积极的心态,家属也要充分理解和支持患者,帮助患者树立生活信心,积极融入社会,从而达到切实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精彩人生的目的。
本文作者为广安门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杨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