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天地气交,万物发陈
一候獭祭鱼:雨水节气冰凌已解,水底的鱼随着阳气的上升而向水面游动,水獭很容易将残冰打破来捕鱼。
二候鸿雁来: “禽鸟得气之先”,天上飞的鸟类是最早感受天地阴阳变化的。
三候草木萌动:天地之气交而为泰,草木开发冬时闭藏之气,随地中阳气的升腾开始抽芽返青。
雨水节气降雨量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更易困阻脾胃的运化。气血津液均有赖脾胃滋养,脾胃健旺而化源充足,脾胃协调方可调和机体新陈代谢,保证生命活动的协调平衡。故雨水前后的养生要点在于疏通木郁,健脾祛湿。
省酸增甘以健脾,辛散芳香理肝气
雨水节气饮食宜省酸增甘,多吃性温味甘之品如山药、大枣、糯米等以养脾胃,而少食乌梅等酸味食物。宜吃芽类的食物以疏发肝气、畅通气机,少食生冷寒凉之品,以免伤阳助湿;谨防雨水湿起,少食肥甘厚味滋生内湿。
外寒束表,不宜吃辣椒等燥热之品;菜肴可以多用葱、姜、蒜、香菜、小茴香等调味,也有助于升发阳气、辛香醒脾助运化;春月宜喝粥,选用药食同源辈百合、芡实、莲子、山药等煮粥以健脾利湿;肝气不舒者,可以选用菊花、玫瑰花、合欢花、茉莉花、陈皮、茯苓、白芍等泡水代为茶饮。
芡实薏米金橘粥
【食材】芡实、薏米、茯苓、怀山药、百合、红枣、大米适量、金橘20克、冰糖适量。
【功效】舒畅肝气,健脾祛湿。茯苓色白为西方肺金之象,味淡是太阳渗利之品,微甘是中央脾土之味,脾肺上下相交,则气血皆养,五脏皆和,健脾利湿之功尤甚。
【做法】金橘洗净后切片备用,以上食材洗净后浸泡20分钟,纳入水中,武火烧开,文火慢熬,酌加冰糖适量。
茉莉玫瑰茯苓茶
【食材】茉莉花、玫瑰花、菊花、陈皮、茯苓、白芍各10克。
【功效】共奏理气开郁,养肝和血,健脾祛湿之功。花茶甘温而兼芳香辛散之气,有利于散发积聚内伏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缓解“春困”。茉莉花辛甘温,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的功效,是春季祛除寒湿、理肝解郁、和中健脾的佳品。
【做法】沸水浸泡,代茶为饮。
避寒就温养阳气,动静结合和气血
春捂防寒,起居顺时:此时节要注意“春捂”,避免因受寒湿邪气而诱发新疾旧病,切勿减衣过快,以顺应“春夏养阳”之道。“春捂”时重点在于对背、腹、膝、足底等关键部位的保暖防寒。
适度运动,以缓春困:雨水节气运动养生应注意避寒防湿。晨练应该在气温较暖的白天,避风、干爽的地方进行,运动形式以节奏和缓为宜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动作柔和的健身操为主,运动量以微汗出为度,循序渐进,谨防大汗淋漓,损伤阳气且易受风寒侵袭。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精神调摄,平和心气: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只有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才能使肝气平稳,气血疏通畅达,脾胃气机流转得以升降相因,因此春季静心调摄以健脾养胃也很重要。心平气和,乐观豁达,肝气不至于横逆犯脾,脾胃安宁运化得常。
推肋理气,梳头宣郁:疏肝的运动推搓两肋法,即双手置于腋下,顺肋骨间隙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来回推搓30次,以双肋部位有温热感为宜。春月阳气向上向外升发,毛孔逐渐舒展,机体代谢旺盛,春天梳头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作用。
阴陵委中祛湿通络,艾叶桂枝泡足散寒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五输穴之合穴,功擅健脾益气,促进脾土运化水湿。推拿宜用点揉法,以拇指指端按压穴位作旋转揉动,力度以酸胀为度,每分钟50-100次,持续3-5分钟,每日一次。
委中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的中点,在腘窝正中,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五输穴之合穴,按揉此穴有助于舒筋通络、散瘀活血的作用。养生保健时可以把手掌搓热,来回搓擦两侧腘窝,间断用力按压、揉按腧穴点,以局部发热、酸胀为宜。也可选用温和灸法,点燃艾条后在距穴位2-3cm处进行悬灸,每次5-1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
雨水时节“风、寒、湿”当道主气,所谓“寒从足下生”,以药材煮水泡脚能散寒除湿、温经通络,于此时节防病保健最为适宜。可取艾叶、伸筋草、透骨草、桂枝、威灵仙、鸡血藤各20克,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小火续煮10分钟,于40~50℃时泡脚。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水时节养生,以疏肝和血、健脾祛湿、调达情志为主,结合调摄养生的法术如食疗、运动、艾灸、按揉、拔罐、泡足、音乐等方法,能够更好地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葆“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遵循“春夏养阳”的法则,以使形健神安。
本文作者为预防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提桂香
吕品副主任医师 黄梦文、曾静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