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今日春分:万物阴阳平衡时,调畅气血和为贵
时间:2023-03-21

“阳生于子,终于午,至卯而中分,故春为阳中,而仲月之节为春分。正阴阳适中,故昼夜无长短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阳气升长,昼夜等分

“一候玄鸟至”:玄鸟即燕子,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

“二候雷乃发声”:雷声是春天阳气升发的声音,阳气冲破阴寒,振振有声。

“三候始电”:春分之后,天地间阳气渐盛,雷电现象增多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

春分时节昼夜平分,寒暑各半,阴阳二气平衡,此时是调整人体阴阳偏颇,恢复脏腑功能协调、调和气血通畅的重要时机。春分时节养生宜疏肝降火、调养脾胃,讲求“平和”,遵循以和为贵,以平为期的原则。

疏肝健脾,平补为宜

饮食原则忌大热大寒,力求中和,服用能够帮助机体维持脏腑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以调整体质的偏颇,达到阴阳互补的目的。

多吃芽类食物来帮助人体顺应春季升发之气;多食甘,以助脾健运,如大枣、小米、黄豆、菠菜、胡萝卜等;少食酸,防止酸性收敛而抑制肝气的生发;多服用补阳气而不燥热的食物如山药、薏苡仁、糯米、白扁豆等。

★ 春分推荐滋补方 ★

赤小豆玫瑰菊花茶

【材料】赤小豆30g、玫瑰10g、菊花10g、枸杞15g、红枣10g、山楂10g

【做法】将赤小豆浸泡2-3小时后熬煮10-15分钟,水开后加入红枣和山楂,焖煮10分钟,再加入玫瑰、枸杞、菊花煮5分钟,可酌量加入少许蜂蜜、冰糖宜以调味。

【功效】疏肝健脾,滋阴养血,祛湿活血,诸药合用,补而不滞。

★ 春分推荐滋补方 ★

茯苓二米粥

【材料】茯苓30克、薏米60g、粳米120克、陈皮15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茯苓、薏米、粳米洗净后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以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至米熟粥成,调入冰糖即成。

【功效】健脾益气,理气利湿。

动升阳、居应时、情宜畅

春天万物复苏,阳气升发,运动应采取有助于阳气升发、强健各脏腑机能的方式,如散步、登山、放风筝、打太极拳等舒展筋骨,将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以畅通血脉,促进全身气机的畅达,不宜大汗出。

精神调养方面,尽量保持轻松愉快、乐观豁达的情绪,避免情绪波动妨碍肝气正常疏泄。

春分时节阴阳平衡,人体气血保持平衡则宜晚睡早起,白天阳气主事要劳作,所谓“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夜间阴气主事宜休息,应在子时(23时左右)前入睡。

春分时节虽阳气逐渐充盛,但仍要注意防风防寒,适时增减衣物,衣着柔软、宽松,以利于人体阳气的舒展,顺时节令变化方可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

艾灸助阳,足浴温通

春分养生以平和为旨,不宜过于补益和升发。艾灸可助阳祛寒,此时应注意适当缩短灸疗时间,每周宜施灸一次,每穴施灸20分钟,以局部微红为宜,适辨证选取肝俞、脾俞、太冲、足三里等腧穴进行艾灸。

肝俞穴:位于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治疗肝胆疾患的要穴。

作用:疏肝理气、降火退热、补肝明目、行气止痛等。

脾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治疗脾胃疾病的要穴。

作用:健脾祛湿、和胃降逆。

太冲穴:位于足背,当第1、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处,为肝经的原穴。

作用:有助于疏肝理气,疏通郁滞,并平息内火。

经络养生:以胆经为主,循经进行适度敲打按摩,以达到疏利胆气,调节十一脏的作用。

散寒祛湿浴足宜:春分节后雨水增多,湿邪易生。要特别注意下肢尤其是脚部的保暖。故春分时节可以选择用艾叶或肉桂煮水放温后泡脚,可以酌加鸡血藤、桂枝、伸筋草、一枝黄花等药物加强温通之力。

浴足时水面要漫过脚踝,每次15-20分钟,小儿3-5分钟为宜,以疏通经脉,活血行气。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春分时节是肝木主令之时,肝主疏泄,是人体维持阴平阳秘的重要保证。养生宜应时而变,顺应四时阴阳变化是调和机体康健的最好方法,以平为期,方是“养生之道”。

本文作者为预防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提桂香

吕品副主任医师 黄梦文、曾静硕士研究生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