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到皮肤科“中国痤疮周”系列科普!在前两篇里,我们全方面了解了青春期痤疮和成人痤疮。今天,我们进入第三篇章,直面战"痘"路上的最后一道关卡——痤疮后遗症。
什么是痤疮后遗症?
1. 痘印
最常见的后遗症,是皮肤表面留下的平平的印记,不凸起也没有凹坑。
红痘印:红/暗红色印记,是炎症造成的毛细血管扩张;
黑痘印:褐/灰褐色印记,是炎症刺激黑色素过度生成并沉积引起的。
2. 痘坑(萎缩性瘢痕)
是真皮损伤造成的皮肤小凹坑,根据形状和深浅,分为三型:
滚动型:宽而浅,呈波浪状起伏,类似橘皮样
箱车型:凹坑表面较宽大,底部平坦,边缘清晰
冰锥型:窄而深,开口小如冰锥凿痕
1. 痘疤(增生性瘢痕)
与痘坑相反,痘疤是凸起的硬结,会伴有红痒,多在下颌缘、前胸及肩背部。
*注意:早期痘疤易被误认为是“又大又硬的痘痘”。若持续数月不消,应尽早就医。
痤疮后遗症是如何形成的?
炎症是“万恶之源”
炎症治疗不及时、持续时间过长或不正确的挤痘痘,导致炎症刺激周围的“无辜”皮肤组织,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形成痤疮后期症的根本原因。
血管与色素异常
红痘印:炎症后扩张的毛细血管未恢复;
黑痘印:炎症激活黑色素细胞+紫外线加重色沉。
胶原代谢失衡
- 修复不足→胶原缺失→痘坑;
- 修复过度→胶原乱堆→痘疤。
科学防治:分阶段,精准应对
第一阶段:痤疮活跃期——预防是关键
核心:控制炎症,免伤真皮,阻断后遗症源头。
- 西医治疗:外用药(维A酸、抗菌剂)+口服药(抗生素/异维A酸/激素调节)。
- 中医特色:内服(辨证治本)+外治(“消痤散”药膜/中药湿敷/刺络放血/火针/耳穴贴敷)。
第二阶段:后遗症初期——黄金干预期
核心:抗炎退红、抑制色素、促进代谢。
- 西医策略
- 外用:壬二酸、烟酰胺,抗炎舒缓;熊果苷、维生素C,抑制色素。
- 光电:
①LED光(红/黄光):抗炎、舒缓、促进修复;
②光子嫩肤:针对性封闭扩张的毛细血管,有效退红;
③化学焕肤(果酸/水杨酸):促进角质代谢,改善色素沉着;
④激光:精准击碎色素颗粒,促进其随皮肤新陈代谢自然排除,淡化色沉。
- 中医特色
1. 内服:调理气血(如逍遥散类、桃红四物汤加减)。
2. 外治:
①“消痤散”“祛斑散”药膜(我院自制):凉血消斑、活血化瘀;
②刺络放血:泻热化瘀,适用于颜色暗沉的痘印。
第三阶段:后遗症稳定期——专业治疗是主力
此阶段属真皮结构性损伤,护肤品及药物难以起效,需借助专业医疗美容手段。
核心:刺激胶原再生、重塑皮肤结构。
痘坑治疗:
- 点阵激光(主力手段)/黄金微针/皮下分离/填充疗法(多种方式单用或联合)→可用于滚动型、箱车型。
- 环钻切除/手术切缝→可用于冰锥型(最难治疗的类型)。
- 痘疤治疗:
- 皮内注射(软化分解、抑制增生)+点阵激光(重塑胶原);
- 手术切除+浅层放疗(用于顽固增生疤)。
- 中医辅助:
- 针刺/火针:疏通经络、温通散结、刺激局部气血恢复。
*重要提示: 任何治疗都无法100%恢复如初,需多次治疗+科学护理+严格防晒。
总结:记住这4点,科学“磨皮”,不走弯路
- 源头防控:积极治痘,减轻炎症,是预防后遗症的根本;
- 早期干预:痘印期是黄金修复期,用对治疗+严格防晒;
- 专业求助:真性痘坑/疤需借医美手段,找正规机构;
- 持久战:“耐心+坚持”是科学焕肤的关键。
痤疮后遗症虽然棘手,但绝非无解。了解其成因,分阶段应对,你一定能赢得这场"面子保卫战"!
下期预告:系列终篇将揭秘《痘肌护理的误区与真相》,为你解答那些最令人困惑的护肤疑问,敬请期待!
广安门医院皮肤科
痤疮专题门诊介绍
- 服务对象:各类痤疮患者。
- 检查方法:皮肤镜,毛囊虫、真菌免疫荧光图片分析,必要时完善激素水平、过敏原等。
- 特色疗法:中药汤剂口服、中药面膜治疗、中医针刺、放血拔罐、红蓝光、化学焕肤术、微针及光电治疗。
- 出诊医生:郭润 主治医师。
- 出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 挂号方式:广安门医院APP、公众号、小程序或114预约平台,挂“痤疮专题号”,医师服务费:50元(同普通号)。